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0(2 / 2)

加入书签

前膀肉连带着前蹄儿,给大房送去一个,给江正信家一个,后腿肉则是腌制起来,试着做一下火腿。

排骨和大骨头这几日留着慢慢炖汤吃肉。

猪下水送给了帮着杀猪的江六顺。

至于猪头,收拾干净后,抬到了祠堂那祭祖用。

大猪头,又是打猎时得来的,意头极好,刚好过两日便是初一,时间也合适。

一大个野猪,很快被安置的妥妥当当。

炖肉的香味,在江米夏家还有作坊的上空,飘荡了好几天。

瓷窑那烧出来了赵记那的需要的茶盏,还有茶园这里要的第一批茶叶罐子。

品质皆是上乘。

因为瓷窑这里出产的瓷器质地好,价格优,除了赵记这边,陆续有别的铺子上门来采购。

经过一定的考察,瓷窑这里,定下来了另外两家批发商。

分别是青石镇的韩记和三里河镇的曹记。

而瓷窑这里,经过朱永武的管理,学徒们开始逐渐上手,一些已经可以做一些基础的活计,有一些则是可以独立完成胚体。

每个人各司其职,人尽其责,瓷窑这边被朱永武打理的也是井井有条。

江米夏和朱永武商量过,平时烧制的瓷器,碗盘一类的,每一窑都会拿一些出来,以成本价的形式售卖给村中,再由村中以低价售卖给本村村民使用。

其中赚的那么一点差价,便算作村中的收入,捐进祠堂之中。

而对于江家村的村民来说,买到的是比外面更加低廉的瓷器碗盘自用,觉得也是颇为方便,对朱永武和朱广泰父子两个人,也是越发尊重、友善。

尤其在得知朱永武早些年丧了发妻,自己一个人带着孩子时,有的人便生出了旁的心思。

第111章 心疼

到天儿凉快起来时,有媒人上了门,给朱永武说亲。

只是这说亲都是给男女双方的长辈来说,但朱永武是一个人带着孩子落户江家村的,上头并没有直系血亲,于是这媒婆便寻到了江有成和刘氏,让帮着透个风。

结亲这种事是喜事,尤其在江有成和刘氏看来,朱永武还年轻,朱广泰年岁也小,也是需要再娶的,便寻了个机会跟朱永武说道了一下这件事。

朱永武一听这事儿,有些局促,脸更是红了一片,但也明确表了态。

瓷窑的生意刚刚起来,他现在还是想把主要的精力放到瓷窑上头,再来,也是因为朱广泰还小,他不想这么早续弦。

孩子小,许多事不懂,哪怕他能娶到一个贤良淑德的继妻,给朱广泰做了后娘,只怕磨合之中,孩子多少也是要受些委屈的。

若是娶到一个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那孩子的日子就更难了。

朱永武是自小经历过有后娘的日子是怎么样的,他不敢冒这个险,也不想。

聊了好长的时间,江有成这里也明白了朱永武的意思,只连连点头,“是这个理儿,成,今儿个你就当叔没说过这事儿。”

“叔也是惦记着我这儿,也是为了我好,我都知道的。”朱永武也不想伤了江有成这个好叔叔的心,张口安慰。

江有成闻言,咧嘴笑了起来,“那成,等往后吧,往后你这儿要是有这方面想法,愿意让叔帮你张罗的,你也尽管吭声。”

这婚嫁上的许多事,在礼节上来说,许多都是需要长辈出面,不能自己亲自去的。

“好嘞。”朱永武满口答应下来。

天儿逐渐变凉,竹编作坊这里,也暂停了竹编扇子的活,但同时也增加了一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