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 / 2)
那他不如多花点力气在寻找食物上,饿肚子的滋味太难受了,总不能一直靠吃积雪充饥吧?
改变策略的汪白俯低身体,用圆润的鼻端去触碰冰雪,努力嗅闻。
猛地吸进去一口冷气,激得他连打好几个喷嚏。
饶是如此,为了找到果腹的食物,他还是得忍受寒冷在雪地上搜寻。
好饿好饿。
唉,生活不易,狗狗叹气。
得益于狗子敏锐的嗅觉,在探索了大半天后,他总算闻到了一点不同寻常的味道。
很淡,好在周围都是积雪,没有其他的味道干扰,他完全能够分辨出那味道的来源。
循着味道,汪白张开爪趾,缓缓向下探去。
这里的积雪很薄,挖开表层的积雪后,汪白终于触碰到了土壤。
但这还不够,他用指甲挑开土壤表层,果然发现了藏在土壤里的小东西。他将那玩意儿抓上来,放到面前端详。
这是一只大约一厘米左右的牛蝇,全身干瘪,看上去丝毫没有生命体征。
可是汪白知道,它并没有死,这只是为了适应寒冷天气呈现出的假死状态。
当温度足够低的时候,水会结成冰,大多数昆虫因为不具备体温调节系统而冻结死亡。
但有一些常年生活在冰原的昆虫,却演化出了让自己细胞内的水分降到最低,甚至把自己冷冻起来的能力,等到气候适宜的夏季再复苏。
汪白也由此判断出他所处的位置距离南北极不远,只有这样极端的天气,才能促使昆虫进化出类似冬眠的能力。
而且这里大概率是北极,因为麝牛、驯鹿等动物在北极生存,它们是北极牛蝇的主要食物来源。
相比贫瘠的南极,北极要更适合牛蝇生存。
这些臭名昭著的虫子会将卵排到驯鹿和麝牛的绒毛里,一旦孵化,就会钻进动物体内,汲取宿主的营养。
有趣的是,北极牛蝇从不攻击幼年驯鹿,也不会一次性在过多的驯鹿身上产卵。
这当然不是因为它们尊老爱幼,而是它们需要整个驯鹿群正常地繁衍生息,避免驯鹿群的锐减甚至灭绝。
它们比人类更懂可持续发展。
无论牛蝇多么可怕,现在它只能沦为汪白的盘中餐。
说实话,干瘪牛蝇的口感颇有点像紫菜,不过味道却差远了。
汪白有些庆幸,狗狗的味觉和人类相似,唯独尝不出苦味。
要不然他还得遭罪。
蛋白质的摄入很好地安抚了汪白空荡荡的胃囊,但是一只小小的牛蝇显然不够,他得找到更多食物来填饱肚子。
可身陷这偌大的雪原中,就算汪白有发达的嗅觉,也没法保证次次都能找到食物。
大部分时间他都得忍受饥饿,实在饿的不行了,就挖土和苔原植物的根塞进嘴里充饥。
饥一顿饱一顿的滋味虽不好受,时间久了汪白倒也能慢慢习惯。
唯有孤独要比饥饿还要难熬。
他在这里找不到其他活物——蚊子苍蝇不算,那些半死不活的虫子动都动不了,一点意思也没有。
每天他睁开眼睛,迎接他的都是一成不变的雪景,再这样下去他会疯的!
这天,汪白从雪坑里苏醒,照例更改掉他在雪地上留下的数字。
每过一天,这个数字就会加一,算上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