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7(2 / 2)
“宁王已经规劝过了,也只有他没派人上场比试。”永历用小小的手掌扶着师傅,进棚落座,惭愧地压低声音,“只是,朕方才看射箭看得开心,就很想看人打架。一时冲动,驳回了他的谏言。”
吴正英眉宇间的纹路微微舒展,眸光一闪,望向楚翊。后者坦然迎接他的凝视,清澈的目光鲜活如泉,却也坚若磐石。
一老一少对视着。之后,他们从彼此眼底读出某些共通的东西——对万民苍生的悲悯,对千秋社稷的抱负。
“宁王,你是对的。”永历看向九叔,“以后有想法,还是要提出来,别因为朕刚才的话而憋在心里。朕对你不敬,在这给你赔个不是。”
“臣万万不敢当。”楚翊施礼,眼眸微转,欲言又止。
“九叔想说什么?但说无妨。”
叶星辞看着男人,心想:他会说什么?这时,也许该因势利导,趁小皇帝心里内疚,提些利己的东西。
※ 如?您?访?问?的?W?a?n?g?址?发?b?u?页?不?是?í????u?????n??????????????c?o???则?为?山?寨?佔?点
在场众人也都看着楚翊。他的生母和养母对视一下,面带忧色。瑞王和庆王的眼神带着一丝戒备,而帝师吴正英的目光中,却是一种评判和考校。
楚翊环顾众人,谦和一笑,娓娓说道:“不久前,我去郊外游玩,在山脚偶遇几个农民,就顺便聊了聊。其中有个男子,想娶隔壁丧夫的年轻寡妇。我说这是好事,国家因战争损失了人口,正激励民众生育,提倡节妇再嫁。你娶她,还能得到官府的奖励呢。那男子说,对方也有意,但不敢改嫁,怕外人嚼舌头。毕竟,连先皇的妃子们都在寺中修行,生活清苦。我说,你就这样开导那女子:当今圣上和太皇太后都那么开明,鼓励远嫁而来的友邦公主改嫁呢,你一介布衣还有什么犹豫的。”
听到说自己开明,太皇太后嘴角微扬,点了点头。
楚翊看着小皇帝,在充足的铺垫后,终于点破想法:“臣想,是否可以改善寺中诸位太妃的生活,多添置些东西,准许定期回家探亲。以此来鼓励全国的节妇不必自苦,增加人口。”
原来,是想说这个!叶星辞心里一动。
两个多月前,自己和他们兄弟三人在湖畔散步,曾随口提出想给寺中女子改善生活。当时,瑞王和庆王都搪塞说没法管,楚翊也推脱力不从心。
叶星辞以为此事落空,没想到,楚翊竟一直挂在心上!而且,在一个恰当的时机,找了一个绝佳的由头,委婉地达成目的。
永历看看师傅和祖母,见双方都无异议,首肯道:“也好,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刚好九叔管着宗正寺,就抽空落实吧,再发廷寄给各州府,命其在民间宣扬。”
“臣领旨。”
吴正英深深地望一眼这位皇九叔,接着告退。永历小皇帝留他共进午膳,随后下令摆宴。
听说是鼓励寡妇改嫁这点小事,瑞王和庆王都一笑置之,还打趣道:“老九,你怎么总去城外玩儿,是不是有相好的?”叶星辞注意到,他们的视线并未在自己身上停留。这代表,他们根本不记得自己提过这事。
只有楚翊记得,只有他。
一直以来,他真的在乎我的感受,尊重我的想法。享用丰盛的午宴时,叶星辞思绪飘忽如纸鸢,连片大肥美的水晶肉冻都压不住,脑海彻底被楚翊占据。
他又觉得莫名烦躁和骚动,望着马球场的野草,清晰地感受到,正有一把杂草钻出心田。他双颊发烫,微微摇头,想把丝线般缠成一团的杂念从耳朵甩出去。
楚翊关切地望着他,指了指脑袋,似乎在问他是否头痛。他朝对方瞪眼,用唇语道:都赖你!别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