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4(1 / 2)

加入书签

饭吗?饿死算了!”

“唉,这可如何是好。”永历向三位皇叔投去求助的目光。

“儿子跟你一起饿着。”瑞王痛心极了,晃荡着一副魁梧的身躯走近,跪在榻前,握住亲娘的手,“究竟怎么回事?谁惹母后不悦?”

“你自己看吧。”老太太用手帕沾了沾眼角的泪痕,咬牙切齿道,“彩云,把那东西拿给瑞王。”

身后的婢女应了一声,表情凝重地取来一张叠起的纸。瑞王皱眉夺过,抖开略一阅览,双目倏而怒睁,将纸一团,伴着咆哮狠狠丢在地上:“这是谁编的?谁编的?!胆敢侮辱皇祖母,诛他九族!!” 网?址?F?a?B?u?Y?e?ⅰ????μ???è?n???????2???????????

庆王平静地拾起纸团,展开扫一眼,愤懑地哼一声,接着递给楚翊。楚翊接过一看,咬住下唇,差点笑出来。

纸上,记载着那首传遍全城的童谣:

皇城根,老寿星,一碗水端不平。

老蟾蜍,爱蛤蟆,一窝喜欢一窝。

猪蹄煮了一千滚儿,一直朝里弯弯。

心里摆不正大秤砣,总往一边偏偏。

通篇讽刺太皇太后偏心。蛤蟆和蟾蜍长得像,暗讽老太太偏爱亲儿子。猪蹄无论煮多久,都朝里拐,在说其他儿子无论多孝顺,也改变不了老太太厚此薄彼的本质。

楚翊又将纸团起,不动声色地朝庆王瞟一眼。

“哀家是老蟾蜍?是锅里的猪蹄子?天呐……”老太太痛心地阖起眼,不再说话,连脸上的纹路都涨红了。

楚翊想,她并非愤怒,而是羞耻。她不顾最初的旨意,当众指婚,逼皇帝开口祝贺时,就该料到会有人说长道短。虽然,生事者自己也居心叵测,但偏心确是事实。

楚翊又瞥一眼四哥,嘴上说着车轱辘话,劝老太太别动气,同时暗自恼火。不用猜,就是庆王编排的好戏。只有他有这个能力,让一首童谣半天传遍全城。

但是,这是一步自以为高明的臭棋!

“查,查源头!必须查出始作俑者!凡是能抓的,都抓起来,严刑拷问!”瑞王为母亲抚着后背顺气,如恶虎般嘶吼,同时意味深长地剜了庆王一眼。

“三哥,你喊什么?皇上还没说话呢。”庆王看一眼被瑞王震慑住的小皇帝,口吻温和恳切,“新君继位,哪有一边大赦天下,一边肆意逮捕的道理,岂不让事情愈演愈烈。何况,这胡编的童谣,不一定就是针对母后。她老人家形端表正,何曾偏心过。昨日过寿,难得高兴多饮几杯,随口说了几句而已,大不必在意这些市井乱言。”

“四哥这话在理。”楚翊附和道,“母后放宽心,身体要紧。”

他明白庆王的用意,想用舆情迫使老太太以醉酒为由,收回成命。他之所以说,这是一步自以为高明的臭棋,就是断定老太太已经铁了心要帮儿子,绝不会因区区非议而改口。何况,一旦改口,就更坐实她心虚。

更要紧的是,昨日指婚,皇帝也开了口。

若撤销,吴正英将会头一个反对。并非他收了瑞王的好处,而是因为,假如圣意轻易被非议裹挟,金口御言可以随意反悔,那今后任何人想做什么,只需激发舆情、煽动民意,不就能达成目的了?帝王必须确保,没有任何意志,能凌驾于皇权之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