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55(2 / 2)

加入书签

故君子以人治人。

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土,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

而售卖的题目中有八道,其中就包含这三道。经义也与之类似,将大半考题囊括在内。

“王爷,大概就是这样。”这名考生垂着头,诺诺道。其他人也说经历与之相似,都是同乡的富家公子买到题,自己扫了一眼。

“为何不早检举?”楚翊冷声质问。

“以为是骗子呢。”对方道,“兜售考题的也没大范围卖,就没当回事。”

是啊,没大范围售卖。那是因为,卖题者的最终目的不是赚钱,而是闹出此刻这样的僵局,搞垮自己!会试泄题舞弊,是大罪过,先皇曾因此斩了十几名臣子。

第209章 反将一军

很快,考生买到的题目送到楚翊手中。他用颤抖的目光扫了几遍,汗透中衣,如芒在背。

“古之学者为己”,是皇上在他耳边悄然亲命的题目。除了他和袁鹏,只有小五知道。其余的四书义和经义试题,也都是小两口一起选的,又和袁鹏最终议定。

不可能是小五泄题。

内廷有人窃题?考题封存于皇上读书的勤德殿,那等同于质疑圣德。而且,假如有人窃取到完整版,一定会精准售卖。

还是家里有鬼。

所售四书义的八题里,没押中的五题都曾是备选。有人多次潜入他的书房,仔细翻阅了他的书,还看见了小五做的笔记心得。

谁是鬼?四舅,不。罗雨?也不可能,而且他识字不多。小五的伙伴们?虽然那是个骗子团伙,但没理由出卖自己。

究竟是谁?

王喜,桂嬷嬷?她的儿子,二管家永贵?不,不会的……

电光火石间,楚翊思绪如潮,旋即目光一凛:“我入宫请旨,进行清场,择日重考。袁大人,还有十八名同考,随我同去。”

勤德殿内,楚翊和袁鹏端跪于前,身后是十八名同考。

和煦春风贴着大殿涂了桐油的砖地滚过,钻进亲王华服的袖口,将一身的汗吹得更冷,像裹着一层蛇皮。

“臣有负圣恩,愧对天下学子。”

楚翊话音落下,永历也放下手里的考题,与师傅低声商议。

良久,朗声开口:“拟旨:朕闻有不法狂徒兜售考题,内含初场试题目。着令所有举子停笔,收拾器具有序退出贡院。为确保公平,将重新拟题,择日重考。多余之食宿费用,由户部拨款,交由各地学政分发。为国取士,乃重中之重,不可疏忽。朕将彻查此事,绝不姑息。”

旨意下达,传旨太监立即动身,前往贡院宣旨,险些撞到一人——庆王。

他本在光启殿理政,闻风而来,袖手立在一旁,用叹息掩饰得意:“唉,怎么闹出这样的事。老九,袁大人,你们是出题人,仔细想想哪个环节出了岔子?”

楚翊不语,冷漠地瞥去一眼。

永历望着哪怕屈膝跪地,依然俊挺如玉树的九叔,苦恼地叹了口气,不知如何发落。只好先质问袁鹏:“袁爱卿,你说说看?”

“臣毫无头绪。”袁鹏平静地执行“二保一”之策,彻底和楚翊成了一条船上的人,“事实上,开考时,臣才知道初场试的考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