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19章 赵有禄对不住乡亲们啊!(2 / 2)

加入书签

因为,这一切本不应该发生!

这些他拼了命想要挽救的灾民,这些本该官府竭力保护的百姓,就这麽在光天化日之下以最悲惨的方式无声消亡!

到底是什麽造成这一切!

在众人目光中,赵安翻身下了骡子,没有向城中走去接受宿州官吏们的吹捧,而是走到那具被踩得已经变形的母亲尸体前,默默将没了呼吸的婴儿抱在手中,静静的看着这个可怜的小生命。

灾民呆呆看着被一众明显像是官兵簇拥着的赵安,直觉告诉他们赵安是大人物,但他们不知道这个大人物就是夜里不断被人高呼的那位赵大人,他们只知道这个大人物似乎对他们遭受的一切感同身受。

也许,只是单纯的可怜吧。

赵安的部下们也均是屏住呼吸,不知所措。

直到赵安的声音响起:「庆遥,派人去叫宿州知州李文过来。」

「嗻!」

庆遥侧脸看向两名手下,顿时两名身上都染了血的黄马褂纵马向城中奔去。

未过多久,知州李文一行便匆匆赶到了此处,发现赵大人手中抱着的竟是死去多时的灾民孩子,李文心中顿时升起一丝不祥,硬着头皮带领属员行跪拜礼:「下官参见大人!」

却是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大胆抬头看,发现年轻的赵大人依旧抱着那死去孩子一动不动。

所有人都注意到赵安眼中的怒火,注意到这位刚刚取得大胜的藩台大人抱着孩子的双手在颤抖。

怒火,在数十个呼吸后爆发了。

「本官不顾危险带人救援宿州,为的是什麽?」

初始,赵安的声音显的平静,直到他猛地指向附近倒在血泊中的灾民尸体,以及那些饿的连起身力气都没有的灾民,情绪终是爆发,声音也变得无比刺耳。

「难道就是为了看着我大清的黎民百姓,就这样曝尸荒野任由蛆蝇滋生!看着我大清的黎民百姓就这麽坐在这里等死!李大人,你是宿州的父母官,你告诉本官,你眼前的这一切难道就是皇上希望看到的国泰民安!说!」

最后一个「说」字,莫说跪在地上的知州李文吓了一跳,周围的人哪个不为之一骇。

「下官,下官」

情急之下李文的声音为之卡顿。

等他想到怎麽说时却被赵安愤怒打断,质问道:「李大人,你告诉本官,为何不放粮!又为何要把灾民往别处撵!」

面对赵安凌厉可怕的眼神,李文额头冒汗,硬着头皮道:「大人明鉴!城中粮食本就紧张,这灾民又比城中百姓多,哪有馀粮供给他们」

「紧张?」

赵安冷笑一声再次打断李文,「紧张到城外饿殍遍野,你宿州城内还能拼凑出数百头骡马送给本官?紧张到你宿州城的官仓连耗子都要饿死了吗!本官走前再三交待于你,不许关闭城门,一定要给城外百姓施粥,你为何不听!不听也就罢了,为何本官率部大败白莲教匪,你仍旧不肯施粮于灾民!」

「大人,贼乱虽平,可城外流民依旧众多,若贸然开仓放粮恐生抢掠之祸!下官以为需待城内清理完毕,核实灾民户籍方能依照朝廷规制有序放赈!再者,大人虽获大胜,难保没有漏网之鱼,若白莲馀孽混杂灾民当中,此时放粮便是资敌!」

李文重重叩首,「下官绝无私念,一心只为朝廷社稷,还请大人三思!」

「三思?放屁!」

赵安怒极反笑,笑声却比哭还难听,更充满暴戾杀机,骇人的眼神紧紧盯着跪在那的李文,「秩序未复?灾民户籍?有序放赈?资敌?李大人,这城外的百姓都要死绝了,你还在这里跟本官讲他娘的狗屁规矩!你的圣贤书都读进了狗肚不成!」

不待李文辩驳,弯腰将手中婴儿放回母亲怀中,尔后一把扯开套在身上的百姓衣服,伴随「嗤啦」一声,露出里面外套黄马褂的三品大员补子。

「朝廷赐我这身官服是为了什麽?是为了让本官踩着百姓尸骨邀功请赏?是为了让本官看着百姓曝尸荒野心安理得!是为了让本官与你在这三思,还是让本官与你这铁石心肠之辈虚以委蛇,回答我!」

赵安的神情很是狰狞,李文纵是再觉自己所做无错,此刻亦是心下发寒,因为他想起眼前这年轻人可是杀过知府和总兵的。

眼神不受控制的便飘向这年轻人的胯间,那里,悬着一把蒙着绿色鲨鱼皮的宝刀。

是遏必隆刀!

「回答我!」

「回答我!」

接连两声厉喝,骇得李文本能往后退去,然身子刚动就被人死死按住,却是两名鹰狗处的侍卫不劳赵安吩咐就动手了。

跟李文一起来的衙役随员们见状,哪个敢动。

杀心早就起了的赵安看着脸色煞白的李文怒道:「你这昏官害死多少百姓,今日我便替死去的百姓,替咱大清,替皇上砍了你!」

豁口的遏必隆刀瞬间出鞘,烈日之下再次挥下,一刀,两刀,整整三刀,方将李文的脖子斩断。

惨叫声如深夜厉鬼,久久不绝耳畔。

一众宿州官吏不是吓的失声惊叫,就是「妈呀」一声身子一软瘫倒在地。

同知崔秀同赶来的游击周库也叫吓的把脑袋死死抵在地上,身子抖的厉害。

看了眼滚落在地的李文脑袋,赵安微哼一声冷冷环顾被吓坏了的宿州官吏们,然而遏必隆刀并没有再次饮血,而是缓缓归鞘。

这让一众宿州官吏不由松了口气,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方才还挥刀斩杀知州的藩台大人竟向着左侧密密麻麻的灾民尸体方向,直挺挺地跪了下去。

这一跪,令得在场所有人都为之惊呆。

更让他们惊呆的是赵大人那带有哭泣的声音:「安徽的父老乡亲们,我赵有禄对不住你们啊!」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