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40章 风味巅峰的迟菜心(2 / 2)

加入书签

霜气悄悄爬上了菜畦,墨绿色的叶缘凝出细小白痕,像大地呼出的薄雾。

站在田埂边,陈家志能明显感觉到降温了。

菜农们也在忙着收拾工具下班了,陈家志和李秀逆向而行,在菜田深处找到了还在巡视的陈家芳。

周围都是植株高大的迟菜心。

「二姐。」

「哎,家志和李秀回来了,什麽时候到的?」

「刚到,车都还停路边的。」

「先回去吧,晚上山里还是有点冷。」

陈家芳用手轻轻碰了碰一株迟菜心的叶片,道:「这几天凌晨菜叶表面会有短暂凝霜,极少数时候还能看到白霜。」

陈家志也触碰了下叶面,冷冰冰的。

「现在感应该更好了,晚上弄点回去尝尝。」

「行,我割几颗回去试试。」陈家芳又问道:「销路有眉目了吧?」

陈家志道:「有了,先全部走香江市场。」

陈家芳又说:「按你的吩咐,除了这300亩,后续你易哥又在派潭二场移栽了有哦,他今天去了派潭,这会儿也该回来了。」

「没事,搞得定。」

迟菜心的生长期长,但亩产量也更高,且采收了主薹后,有必要时还可采收侧薹。

正常来说,增城迟菜心可在11月上市,不过陈家志为了确保品质最好时上市,把时间延后到了12月中下旬。

同时他担心产量不够,在秋冬季换茬时,又让易定干继续续种,确保从12月末^次年3月这三个月增城迟菜心能稳定供应。

一亩产3000~5000斤,总体产量仍旧不少。

割了晚上吃的迟菜心,仍没看到易定干回来,三人便先开车回家。

村巷渐暗,家家户户都升起了炊烟。

车在家门口停下,就能听到家里传出的动静。

陈家芳喊道:「龙虎,你舅舅舅娘回来了,快来搬东。」

少顷,一家老小都来到门口,卸下车上的水果。

李秀抱了会儿儿子,又和陈家芳进了厨房,换陈家志和老爹一起遛娃,小龙小虎则是在写作业。

很快,厨房里就传来了香味,易定干也才骑着摩托车回来。

陈家志给他拿了个脐橙,「吃一个,好吃得很。」

易定干手放在荷包里,急忙摇头,「不要,这麽冷的天吃橙子,冷死了。」

陈家志笑道:「谁让你非要骑摩托车,还不戴手套,不冷才怪。」

易定干跟着进了厨房,去灶口烤火去了。

陈家志也抱着娃走了进去,一时厨房里人满为患,乱成一团。

好在只剩最后一道迟菜心没炒了。

「迟菜心交给我来,让你们见识见识我的手艺。」陈家志自告奋勇道,抢占了主厨位。

家里熬了有猪油,等锅热了,陈家志便舀了半勺猪油化开,爆香蒜片至金黄。

先快炒纵切成薄片的根茎,淋少许米酒增香,后放叶片转猛火,陈家志颇为熟练的颠锅,随后加盐和微量糖。

一道没有技术含量的猪油清炒迟菜心便出锅了。

陈家志夹了一块尝,猪油包裹着菜心,润尔不腻,有着难以复制的清甜与脆嫩。

「都来尝尝,我得艺不摆了,妥妥的五星级酒店大厨准。」

烧火的易定干说道:「屁,明明是我菜种的好!」

彭国真在厨房外喊道:「争啥争,都有功劳,赶紧吃饭,天都黑了,等会儿停电就恼火了。」

人都陆续上了桌,桌上好吃的不少,只是易龙易虎还有豆豆都盯着肉吃,几个大人却不断夹迟菜心吃,很快就空盘了。

为了这麽一盘菜,一家人又从番禺辗转到了增城。

几个月的辛勤,如今终于吃到了风味巅峰的增城迟菜心,其有着岭南蔬菜难以复制的清甜与脆嫩,让众人格外满足和充满期待。

晚上,陈家志和易定干丶陈家芳连夜讨论,写出了一份有关迟菜心的分级采收标准。

迟菜心植株高大,分级采收很有必要。

尤其是走精品路线的迟菜心,更需要专挑最佳品尝期的主薹,然后裁剪成不同长度规格进行出售。

次日,陈家志又组织品尝了一天的迟菜心,定下了最终的标准。

最好的特极品迟菜心主薹要控制在15~20cm,另外还有30cm和45cm两种精品包装。

其馀的则是走大众路线。

等再次天黑时,陈家芳也按标准各准备好了一箱样品,随即跟车发去了香江。

陈家志手里还拿着两颗特级品,其实他更想把特极品做成礼盒。

他前世吃的增城迟菜心就是朋友给送的礼盒,一盒3斤装就要卖108元,所以他印象很深刻。

只是现在还不具备这个条件。

但如果这次能一炮而红,更为精致的礼盒迟菜心则可以考虑提上日程了。」—」

凌晨,香江长SW市场也能感受到了冷意。

夏有车终于见到了心心念念的增城迟菜心。

除了更粗更长外,他看不出来这菜心有什麽特殊的地方。

但这是陈老板惦记着的菜,那它就一定是特殊的。

相比之下,夏阳就直接得多了,他拿了一根特级迟菜心,对准根部菜薹就咬了下去。

咔嚓一声脆响,汁水迸溅,极为清甜爽脆,只带有很微弱的涩感。

以夏阳这麽多天的生吃经验,当即就冲夏有车竖起了大拇指。

「老豆,极品!」

「我试试。」

夏有车接过掰掉一节后也咬了一口,眼前一亮。

「陈老板他总是能给惊喜啊!」

此刻,夏有车手拿着一颗增城迟菜心,望着忙碌的长SW市场,突然有了睥睨一切的气势。

「阳阳,迟菜心样品到了,你什麽时候能约上蔡澜?」

「老豆,明天一定,蔡澜已经对我有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蔡澜习惯了凌晨四点开始写稿,写完稿就去报社,今天也是如此。

只是一到报社门口,他又看到了那个年轻人,印象深刻到难以忘记。

毕竟次次都当着他生吃青菜的人着实不多。

此刻那人又拿出了一根菜,动作熟练到让人心痛的就要咬,蔡澜连忙喊道:

「靓仔,别再生吃了,今早我有空,就去尝尝你说的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