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原版,不应该被遗忘在深山里的《阿(2 / 2)
【要怪都怪侵略者!】
【那个年代,多少人不是身不由己?他们不上,他们的儿孙更惨!】
【要不是那帮沟日德侵略者,那麽多年轻丶鲜活的生命,怎麽可能就此葬送?!】
【他们明明也可以有很长的人生可以体验,明明也可以照顾自己的父母,可最后自己埋骨他乡,跟自己的父母生死永别,白发人送黑发人!】
【啊啊啊!每每想起这些我就觉得该灭了鬼子,灭了大漂亮,灭了曾经那些所有欺凌过我们,侵略过我们,将我们的土地变为殖民地的国家的狗东西!】
……
太沉入了……
这届观众是真的听得特别投入,脑海里全都是真情实感。
只要想到曾经那些因为战争而「家破人亡」丶「妻离子散」的人,只要想到那些先辈曾经过得有多麽的凄苦,每个人内心里就充满了一种「愤怒」的情绪。
这是作品的魅力,也是主旋律风格作品的主基调。
不得不说,就调动「民族团结」丶激起「民族自豪感」这些点上,沈铭恩的作品永远有其「独到之处」。
一首《阿嬷》,开始塑造的只不过是一个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那个年代饱受封建压迫的女性形象。
可后面,简单几句转折,直接将这个身世凄苦的「英雄母亲」的形象,给立了起来!
最后,通过歌词寥寥几句的「发刀」,一整个调动了所有观众的情绪!
什麽是好作品啊?
这就是!
「喔……」
当时,镜头给到好几个《星火乐章》节目的创作人嘉宾,此时的他们是一边鼓掌一边脸上露出激动丶兴奋,而又「佩服」和「艳羡」的目光啊!
本期《星火乐章》的主题是什麽?
亲人!
提起《亲人》这个命题,尽管也有人跟沈铭恩一样,联想到了战争时期的「亲情」……
染上那个时代的色彩,「亲人」丶「亲情」仿佛也会有着非常容易升华的价值。
也的确有人以此为主题创作出了作品。
但是很明显,他们的作品,呈现出来的效果,非常一般。
观众们也并不是很买帐……
不是所有的「亲人」命题,以那个时代为主基调,以战争为背景,就能够得到「升华」的。
还是要找角度啊!
找好切入点!
而这一点!
在观众们眼里,可一直都是沈铭恩的「强项」啊!
对于国人而言,最浓烈的亲情莫过于「母爱」,所以「英雄母亲」的形象天生的更容易贴近所有人的内心。
饱受封建压迫的「阿嬷」的形象,更是天生的容易激起所有人的「同情心」……
两者交迭的那一刻,一句「和平来了,他们走了,她等的人再也回不来了」,直接将所有人内心里的情绪完全引爆!
像是炸弹一般,将浓浓的「火药味」渲染到了每一个角落。
对侵略者的憎恶,对列强的愤慨,在那一刻全部爆发出来!
你说!
这样的作品,怎麽能不被观众们喜欢呢?!
该说不说的,即便每一次这帮创作人嘉宾对沈铭恩都已经很佩服了,即便每一次观众们对沈铭恩的期待都已经无限大了……
可沈铭恩每次拿出来的作品,仍旧是凭实力告诉所有人,他不会让任何人失望啊!
【牛哔!】
沈铭恩演唱完最后一句的那一刻,尾奏还没停,线上直播间里的观众就全都在刷:
【好听!】
【这才是有价值的作品!】
【我只能说勿忘国耻!】
【迟早有一天地球联邦!】
【《华语打歌中心》当年幸亏没出个「亲人」命题,不然哈基恩这家伙一首《阿嬷》直接乱杀了好吗!】
【别提那破节目,别给他们引流!】
【哈哈,雀食!】
……
夸赞的丶夸奖的,在这一刻弥漫在整个直播间里。
不出意料的话,今天,沈铭恩凭藉一首《阿嬷》,肯定会带着《星火乐章》再次登上全网各平台的热搜榜,并将这首作品,以及作品里面的「英雄母亲」的形象,带到大众面前。
而这位「英雄母亲」的形象,也肯定会被大加赞颂,甚至被一些个学校纳入音乐课或者语文课里,让孩子们也听一听这位「阿嬷」的故事。
这首作品和作品里描述的那位「阿嬷」,也的确值得这样被歌颂和赞颂。
不会有人有别的想法,这首歌这样唱,已经很完美了……
毕竟,所有人都没有听过「原版」。
「爱国版」的这个版本,说实话沈铭恩也很喜欢,也的确是觉得很适合加入到《星火乐章》的「亲人」这个命题里,将之作为一首拥有着「教育意义」丶「宣传意义」……等等各种内涵的作品,也的确很合适……
但是!
沈铭恩,他毕竟听过「原版」啊……
这首《阿嬷》的原版描述的是什麽,平行世界的任何一个人都不知道,可沈铭恩却不能昧着良心说一句「不知道」。
原版里的「阿嬷」,本来就已经被遗忘在了深山里。
如果单纯的将之改编成为一位「英雄母亲」,那麽真正的「阿嬷」,可就真的被所有人给「遗忘」了啊!
因此!
演出结束之后,沈铭恩没有下台,乐队老师们也没有……
作为最后一场演出「压轴出场」的沈铭恩没走的同时,镜头也没有切换,更没有任何「结束」的字幕浮现。
【?】
【还没完吗?】
【还没结束?】
很多观众在这一刻也纷纷意识到了些许不对劲。
也就在这般情况下……
沈铭恩忽然拎着话筒,对着镜头,对着每一位观众说了句:
「这首歌呢,其实是改编来的,原本的故事我觉得有必要也唱给大家听一听。」
「所以接下来,将会是另一首,不一样的《阿嬷》。」
「希望大家会喜欢。」
……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