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罢职京兆尹(1 / 2)
第344章 罢职京兆尹
京兆尹作为京畿地区的长官,虽然地位颇为尊崇,但每天处理的事务却是杂乱繁琐,与一般州县官员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而且由于长安城中居住了大量的王公贵族,以至于京兆尹做起事来顾虑更多,需要耗费更大的精力。
源乾曜在宰相位上虽然碌碌无为,但是在担任京兆尹的时候却好评颇多,他政术精熟丶能够很好的协调诸方,行事并不以强直称,但却官民称便,所以才能在京兆尹位置上任职这麽久。
但是随着年纪的增长,源乾曜也渐渐感觉精力不济,每每要在官廨中从早到晚坐衙,工作量既大,需要兼顾的事情也越多,精力也不如之前旺盛,一些复杂事情处理起来便不像以往那样游刃有馀,所以一些府中的杂务也都下放给僚属去完成,不再事必亲躬。
这一天,源乾曜又是忙碌到傍晚时分,安排好今日留直人员后,他便准备回家了,他又约了几名朝士在家聚会,作为主人总不好让让客人在家久等。
大概因为太过劳累,当其上马时不由得打了一个趔趄,幸在一旁家奴眼疾手快入前搀扶,这才又勉强翻身上马。
「宇文拜相后,阿郎赦还,应该考虑辞官致仕了。」
源乾曜在马背上缓缓向外行去,心中暗忖道。他并不像张说那麽权欲旺盛,之所以仍然恋栈时位,也是希望能将亲友家人做一个更好的安排,尤其被远谪于外的长子源复更成了他一块心病。
他自知他的儿子或许才力有所欠缺,但也没有那麽坏,之前汴州时虽然有些处置失宜,但若不是被政敌抓住痛脚大肆打击,不至于获得那麽大的罪责。
他心里这麽盘算着,当将要行出官廨的时候,外间突然响起急促奔马声,旋即便有数名禁军军士护从着门下省的给事中刘彤丶以及一名侍御史快步入内。
「源公尚未离署,当真勤勉啊!幸在幸在,下官等来得及时,可以直接告事于源公。」
刘彤与宇文融关系比较友善,看到源乾曜后便笑语说道。
源乾曜见到两人入此,心中自是免不了直犯嘀咕,但还是镇定的笑语问道:「当下已经日暮,两位近侍入此何事见嘱啊?」
刘彤闻言后便笑语道:「某等是奉圣上口谕,入此来提取一桩发卖官产的卷宗。平康坊李宋公故邸,日前有司应是发付京兆府发卖,源公可记得此节?」
源乾曜听到这话后,心内顿时又是一紧。区区一桩官产发卖的事情,自然无需劳动他这个京兆尹亲自处置,一般情况下这种小事甚至都没有资格摆上他的案头。
但李令问故邸发卖一事他却真的有所了解,倒是跟李令问的身份地位无关,而是因为他的儿子源洁日前回家告诉他那张岱之所以追债,就是因为和李林甫就此宅邸产生了争执。
不过随后源洁便表示他已经妥善处置好了这件事情,所以源乾曜便也没有再做追究。他既要忙于京兆府事,还要帮助宇文融结盟,自然没有太多闲暇过问这些小事。
可是现在门下给事中和御史台的侍御史联袂登门,指明要拿取这一桩案事的卷宗,而且还是奉了圣人的差遣,源乾曜自然明白这是出问题了,而且问题似乎还不小。不只直达天听,甚至圣人都等不及第二天再派人来取!
「此事府员处置,我倒未作亲览,请两位前堂暂候,容我入内安排府员拿取。」
源乾曜强自按捺住心中的震惊,维持着表面的平静,先让府员将两人引至前堂,然后他便快步向衙署正堂而去,步履矫健,甚至就连颌下的胡须都飘扬起来,全无刚才的老态龙锺。
回到直堂之后,他便连忙招手道:「速去丶速去!将李宋公家宅邸发卖卷宗取来,全都取来!」
此事处理完未久,都还没有归档封存,因此府员很快便找出来呈送入堂。
源乾曜没有急着将此交给前堂两人,而是打开卷宗快速浏览起来,发现上面清清楚楚写着交易的时间与内容。
李林甫以其安业坊旧宅置买平康坊这宅邸,但两宅仍有差额四万五千馀贯,李林甫因是在籍的宗室,故而先具钱三千馀贯,之后每年给付京兆府三千贯以偿地钱,债清则止。
这一桩买卖看着没有什麽问题,安业坊位于朱雀大街西侧,距离皇城朱雀门仅有三坊之隔,同样也是城中贵坊之一,只是近年来朝廷中枢向东北挪动而不如唐初时那麽显赫了。
如果说有点问题,那就是李林甫这安业坊旧宅相较平康坊宅邸狭小了一些,只有二十多亩的面积,而且房屋间架建筑也不如平康坊宅多。
但是看记录这宅屋用料价值不菲,甚至不乏沉香等名贵材料,而且还有大李将军亲笔所画厅壁画数幅,价值难以估量,再加上五万多贯的差价,这买卖倒也说得过去。
但是这只是一份原始的买卖契约,同卷宗内还有新增加的一份,差价被提升到了六万贯出头,李林甫出钱也从最初的三千多贯提升到了五千贯,还钱规定倒是没有改变。
只不过在这契约下又添了一份租赁的契约,是讲李林甫在京兆府的公证下,典出其宅邸十七亩的宅地面积,新造地契以赁出。相较之前多出来的差额,便是这一部分的费用。
源乾曜看着这卷宗,并没有发现什麽明显的问题,但也能从两份契约前后不同当中品味出几分不寻常的意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