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林如海进宫面圣(2 / 2)
除此之外,更有传言说,他老师逼迫皇帝,让皇帝去国子监,为其正名,为其挽回声誉。
甚至还有传言说,王子腾谋逆,他老师亦为同谋。
除此之外,还有一桩更吓人的,说太子李琮,也是他老师害死的。
这一桩桩,一件件,简直骇人听闻,也让林如海方寸大乱。
林如海想了想,恭声回答道:「微臣听到了一些,江南那边亦有传闻,更有士人学子要结伴进京,誓言倒胡。」
李崇摆摆手,笑道:「太师是犯了些错,但并不像传言说的那麽可怕,爱卿不必为令师忧心,朕还是信任太师的,还是要继续用太师的。
待会爱卿出宫之后,便可去太师府上拜见,将朕的这番意思告知太师,让他放宽心,专心朝政即可,此等流言语,不足为虑。」
林如海闻言,稍微放下点心,可他还是不太相信,如此汹汹舆情,皇帝怎麽可能不为所动?
如果皇帝真的一点也不相信这些流言,他老师的首辅之位,怎麽会突然没了呢?
正在此时,只听皇帝说道:「朕此次诏爱卿入京,是想让爱卿做些事情的。」
接着,李崇将他登基以来,发生的几件事情,大致说了一遍。
安阳黄河决口,渭州蝗灾,倭寇进犯绍兴,南直隶有水匪为祸一方,成都府老秀才造反,以及近日江西苗匪作乱。
这些事情的处置,都让李崇很不满意。
尤其是成都府造反一事,当地官员竟然以其人年老为由,予以宽宥。
如此处置,岂不是纵容造反吗?
在李崇这个皇帝看来,只要有人造反,不管你是谁,也不管你是因为什麽,
都必须以雷霆手段予以严惩,该杀头的杀头,该灭族的灭族。
然后再派出钦差,详查其为何造反?
若是官逼民反,那就连那些贪官污吏,一块给收拾了。
而李崇想要提拔中青年文官,让他们成为自己的文官基本盘,无缘无故的贸然提拔,朝堂反对之声太大。
那就让这些人去做事,去立功。
只要做出成绩,只要立下功劳,李崇再想提拔他们,试问还有谁敢反对?
而林如海,则是李崇选定的目标之一。
原因无他,只因他是林黛玉之父,是将来的外戚,和李崇这个皇帝,是天然的利益共同体。
看着林如海,李崇说道:「这几件差事,爱卿任选一件吧!」
这几件事情,最容易的莫过于,成都府老秀才造反一事,只须派出一名钦差,该杀的杀,该抓的抓,然后再安抚民生即可。
而最难的,莫过于绍兴倭寇作乱。
要想做成此事,没有三五年工夫,是不可能见成效的。
而且当地世家大族与倭寇相互勾结,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弄不好,倭寇没平定,倒是先把自己给搭进去了。
更何况剿灭倭寇,要练兵,要练水师,他林如海对兵事,一窍不通啊!
而安阳黄河水患,必然要整修黄河水道,这是工部的差事,也非他所长。
若是他选了成都府,这个极为容易的差事,只怕会让陛下失望,甚至是不喜,认为他不堪大任,进而连累到他女儿黛玉。
林如海思来想去,恭声道:「陛下,微臣乃姑苏人氏,若是将南直隶水匪为患一事,交予微臣去处置,不用朝廷出一兵一卒,也毋需朝廷耗费半点钱粮,微臣便能将此事办妥。」
林如海的意思,李崇算是听明白了。
不用朝廷出一兵一卒的意思,是区区水匪,朝庭兵马去多了让人笑话,去少了又不济事,还不如依靠当地边军,以及民间团练去剿灭水匪。
毋需朝廷耗费半点钱粮的意思,则是让当地世家大族出钱。
这件事别人去办,或许很难,但林家五代列侯,在南直隶也是顶级豪门,他去办这件事,是极为便宜的。
南直隶水匪一事,不算什麽大事,办成了也立不了什麽大功。
但若是不用朝廷出兵,更不用朝廷出银子,便能将此事办成,这功劳可就不算小了。
李崇满意的点点头,站起身子,走下丹陛,来至林如海身前。
林如海慌忙站直了身子。
只见皇帝一把抓住他的手腕,笑意盈盈的说道:「爱卿办完这件差事,不要在当地逗留,速速回京,朕另有重用。」
说罢,李崇无缘无故,又说了一句话。
「爱卿,你的身份不仅仅是文臣,还是外戚,这一点你要谨记于心,有些时候,你得知道,在这大乾朝堂,谁和你更亲近?」
林如海面色如常,可心里却翻江倒海,心绪难平。
来了,来了,该来的还是来了。
皇帝这话的意思,是让他在文臣和外戚,这两种身份之间选一个,而且只能选一个。
若是他选了文臣集团,那不好意思,你女儿林黛玉,注定只能当一辈子林选侍了。
以后别说皇后,别说妃位,恐怕连个最底层的才人,常在都混不上。
若是他选择外戚这一身份,和文臣集团划清界限,那一切便都好说了。
除此之外,皇帝这话还有另一层意思。
那就是,在皇帝和老师之间,你选谁?
方才皇帝说,让他待会出宫之后,以学生的身份,去太师府安抚胡玄机,告诉胡玄机皇帝还是信任他的,皇帝还是要继续用他的。
当时林如海虽然不大相信,但还是天真的以为,既然皇帝暂时不会动胡玄机,或许也不会逼他和胡玄机划清界限。
现在看来,和眼前这位十岁的皇帝比起来,他林如海还是太天真,太幼稚了。
既让你的女儿进宫,又让你站在胡玄机那边,呵呵,这怎麽可能呢?
先不说传闻中胡玄机犯下的累累罪行,即便是为了他女儿林黛玉,他林如海今天,也必须与胡玄机,做个彻底的了断。
林如海没敢有丝毫犹豫,在皇帝说完这句话的一瞬间,他便跪伏在地,叩首道。
「禀陛下,林家五代列侯,本就不是文官之属,若是能以外戚封爵,或是以功勋封爵,重现祖上荣光,微臣不胜荣耀之至。」
林如海这番话,便是和文臣集团,彻底的切割了。
他接着说道:「天地君亲师,君在师前,微臣虽然是胡师的学生,但更是陛下的臣子,微臣相信,即便是家师,他也会如此说,也会如此做的。」
李崇居高临下,俯视着跪地叩首的林如海,心中连连感叹。
聪明人,这是个难得的聪明人!
朕最喜欢和聪明人打交道了,尤其是忠心耿耿的聪明人。
林如海对他有多少忠心,李崇并不清楚。
但李崇明白,只要他善待林黛玉,林如海便永远不会背叛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