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5章 退婚迎春,觊觎探春(2 / 2)

加入书签

贾政一愣,旋即明白过来,孙绍祖今日登门,原来是来退婚的啊!

贾政心中又气又怒,看着跪伏在自己面前的孙绍祖,恨不能上去扇他两耳光。

当初你死乞白赖,请了无数媒人,定要迎娶我贾家的女儿,当时你是怎麽说的?

这才过了不到一年,你翻脸比翻书还快啊!

还说什麽家兄下狱的消息传到大同,你祖父和父母都写信来逼你退婚?

简直一派胡言。

家兄贾赦是前日下狱的,你祖父和父母的信,今日便寄来了京城。

啥意思,你们孙家寄家信,走的都是朝廷驿站,用的都是八百里加急吗?

贾政暴怒之下,本想让小厮们将孙绍祖乱棍打出,可他转念一想。

他兄长贾赦下狱,按照圣旨所写之罪行,眼见看是不能活了,那迎春便成了罪人之女孙家虽说是小门小户,但好岁祖上也有爵位,娶一个罪人之女做未来的当家主母,多多少少是有些辱没孙家门媚的。

别说孙家,此事放在任何一个勋贵家里,都肯定是要来退了这门亲事的。

当年王子腾谋逆,王家眼看着要完了,他不也带了侄子贾琏,亲自去忠义伯府,让贾琏和王熙凤退婚了吗。

这样的事情,他们贾家做得,他贾政做得,孙家和孙绍祖,自然也做得。

想至此处,贾政强压住心中怒火,冷冷的说道。

「知道了,待老夫明家母,便与你退了这门亲事。」

说罢,贾政便要让人送客。

不料,就在此时,孙绍祖跪在地上,并不起身,而是一连磕了三个头,语气极为诚恳的说道。

「世伯,晚辈是要与迎春小姐退婚,但并不想与贵府退亲啊!」

贾政一愣,皱眉问道。

「此话何意?」

事情已经做到这一步了,不管贾政怎麽想,孙绍祖都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世伯,您德义之名远播,清廉之行昭着,正直之誉可颂,晚辈对世伯您敬仰有加,

听闻世伯有一女,名为探春,年方十四,尚未婚配,若是世伯不弃,晚辈愿意求娶探春姑娘为妻......」

孙绍祖话还没有说完,贾政便再也压抑不住心中怒火,伸出右手,朝着孙绍祖那张毫无廉耻的脸,狠狠的扇了一耳光。

「啪!」

这一耳光扇的,直接把孙绍祖给打懵了。

孙绍祖自从做官以来,还没挨过打呢,今儿算是正式开了张。

他证证的看着贾政,心说你不是文官吗?

怎麽骨子里还是勋贵习气,动不动就打人呢?

不是,我正夸你呢,你没听出来吗?

再说了,即便你不同意这门婚事,那也犯不着动手打人啊!

孙绍祖身为武官,生得孔武有力,他若是还手,就算是十个贾政一起上,那也是白给。

可孙绍祖敢还手吗?

他是六品武官,在那些文官眼里,这样的微末小官,连狗都不如。

而人家贾政是五品文官,贾政打他,自然是不对的,但那些御史言官,绝对不会因为此事去上摺子弹劾贾政。

但他要是敢打贾政,那就是以下犯上,那就是以武欺文,那就是倒反天罡,那些御史言官们,为了维护文官的尊严,是绝对不会轻饶了他的。

最轻也得丢官。

再说了,贾政是贾元春的父亲,想想贾元春和皇帝的关系,他孙绍祖敢还手吗?

故而孙绍祖挨了贾政一巴掌,又气又怒,恨不能活撕了贾政,可他在脸上却不敢显露出来,只能摸着左边脸颊,装出一脸委屈的样子看着贾政。

贾政也被气得面色铁青,颌下胡须乱颤。

他为官多载,也算是阅人无数,可他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先是与迎春退亲,接着又要迎娶探春,简直无耻之尤,简直欺人太甚。

贾政这会都快被气死了,可孙绍祖似乎还不死心。

「世伯「别叫我世伯,老夫当不起。」

说罢,贾政连连吩附下人,请书房里的相公,速速写一张退婚文书来。

没一会,一份退婚文书写好。

贾政颤抖着手,签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将文书甩给孙绍祖。

「亲事已经退了,你可以滚了,从今往后,我们贾家与你们孙家再无瓜葛,若是你再敢登门,老夫拼了不做这官儿,也定要让人打断你的狗腿。」

孙绍祖从地上捡起退亲文书,一脸的出了书房。

离开荣国府之后,孙绍祖又怒又悔,又是心疼。

他怒的是,平白无故挨了一巴掌。

他悔的则是,这下他算是彻底得罪了贾家。

喉,他不应该如此急切的,应该先与贾迎春退亲,然后再每日拜访贾政,就像当年他巴结贾赦一样,等拿下贾政之后,再提结亲之事的。

唉,操之过急,悔之晚矣啊!

而孙绍祖心疼的则是银子,他以前为了巴结贾赦,送出去的那些银子,这下算是彻底打了水漂了。

而贾政在暴怒之下,擅自做主与孙绍祖退了亲事,事后便有些后悔。

他倒不是后悔与孙绍祖退亲,这样一个无耻之徒,真要让迎春嫁过去,那才是害了她自古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之言,而他只是迎春的叔叔,这件事他是无权处置的。

现在他兄长贾赦还在狱中,此事应该先禀明母亲大人,然后再与嫂嫂邢夫人商议之后,再走退亲流程的。

可他那会正在气头上,哪里还管得了这麽许多。

因为其兄贾赦之事,贾母这几天,茶饭不思,日日以泪洗面。

若是再知道了孙家退亲之事,也不知道老太太又要哭多久,又得难过成什麽样子。

但如此大事,是不能瞒着的,他也不敢瞒着。

想至此处,贾政叹了口气,出了书房,便往贾母的上房走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