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敢抢朕的生意,抄家,必须抄家(2 / 2)
看来四年前,朕让林如海和史,在南直隶抄了苏家和陈家,杀得人头滚滚,并没有让你们这些人有所收敛。
朕的生意都敢抢?
朕的钱都敢黑?
哼,潘家是吧,你已有取死之道。
既然你们不知收敛,既然你们上赶着找死,那就别怪朕心狠手辣,抄你的家,灭你满门了。
李崇冷声问道:「潘家半年前便开始公开售卖了,为何现在才报?」
薛了半天,这才将原委禀明。
李崇冷哼一声:「糊涂,今儿潘家敢仿制,敢公开售卖,明儿他们就敢吞了你的产业,让你们薛家滚出广东。」
说着,李崇眉头轻皱,问道,
「朕问你一句话,你务必照实说,朕若是要动这潘家,当地官员是不是指望不上?」
薛蝌大惊,同时文万分佩服。
皇帝真真是目光如炬,圣心独运啊!
一眼便瞧出此事关键,若是当地官员靠得住,薛家身为内廷第一皇商,在广州又怎麽会惹不起潘家和伍家呢?
接着,薛蝌将潘家和伍家在广州的势力,以及他们如何与当地官员勾结,凡是他知道的,薛蝌都一五一十说了一遍。
李崇越听,脸色越难看。
圣旨在当地都不怎麽管用,这还是朕治下的土地,还是朕的子民吗?
李崇思索片刻,说道:「你准备准备,过阵子朕会派钦差,带着兵马前去,你跟着一道去,准备接手潘家的产业和生意吧!」
是的,李崇打算派林如海南下岭南。
四年前,林如海抄了金陵苏家和陈家,前阵子,林如海又杀了个回马枪,直接屠灭了苏家满门。
抄家灭门这种事,林如海现在做起来,已经算是行家老手了,派他前去,最是合适不过了。
至于史,北静王水溶去了平卢,京营现在还离不开史,再说阅兵在即,这件事同样也缺不了史。
而杀人全家这种事,似乎武夫史鼎,比他哥哥史更合适一些。
到时候让史鼎带三千精锐兵马南下广州,任你潘家势力再大,任你潘家在当地如何称王称霸。
朕兵强马壮,一力破之。
此间事了之后,李崇让人送薛宝琴回宫,而他则带着薛宝钗和裘世安等人,去了位于城南的军器局。
大乾火器制造,自太祖时期便由兵仗局和火药局负责。
兵仗局归工部管理,而火药局则归内廷管辖。
刚开始这两个部门还卓有成效,可到了睿宗皇帝后期便已经废物不堪。
其制作的火器,往往不如海外走私而来的制作精良,而且造价还比人家走私而来的贵很多。
慢慢的,就连朝廷兵马,都不再用这些火器,而是转由海外走私。
为此,胡玄机秉政时期,曾经大力整顿过,可惜收效甚微。
直至四年前,李崇顶着各方压力,将兵仗局和火药局合并为军器局,由工部主管,内廷监管,改为内廷主管,工部监管。
反正国库入不敷出,不可能往军器局里投入太多的银子,还是得由皇帝的内帑出钱。
秉持着谁出钱谁是老大的原则,朝堂那些文武大臣,便捏着鼻子默认了此事。
只要你不动国库的钱,随便你怎麽折腾都行。
在这四年里,李崇将抄家得来的银子,薛家的银子,还有内帑的银子,一小半都投在了这里。
正所谓大投入,意味着大回报。
四年时间,军器局先是仿制东洋鸟枪,西洋火枪,去年更是厚积薄发,整出了性能远超前两者的火器。
因其打得远,打得准,故而李崇命名为大乾神枪,另有一种射程比普通火炮远一倍,
炸膛风险小很多的大炮,李崇命名为大乾神威大炮。
除了李崇一直心心念念的初代炸药,也就是硝酸甘油没搞出来,其他的火器,在投了几百万两银子之后,军器局都给搞出来了。
即便炸药没搞出来,但军器局现如今制作的火药,已经不是昔日可比了。
以前制作火药,还是按着一硝二黄三木炭的粗略配比,而且硝石和硫磺的品质并不稳定,导致制造的火药,其威力也上下波动很大。
这也是火枪和火炮炸膛,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四年前,李崇组建军器局之后,便按照现代化学的火药配比方程式,先是将硝石,也就是硝酸钾,进一步提纯,硫磺也是同理,继而按照更科学,更精准的配比,制造出品质稳定,威力更大的火药。
在去年,这种新式火药,已经能够大批量生产了。
李崇编练的新军,其中有一半,也就是一万人,以及绍兴贾雨村魔下的五千精锐,还有李崇这几年新建的水师,现在都已经全部换装了,军器局制作的大乾神枪,和大乾神威大炮。
而李崇今天之所以来此,便是将这四年的成果,展示给那些朝堂大佬们看,让他们支持自己剿灭倭寇,平定东南,继而重开海路,再通西洋。
等李崇一行人来至军器局,一众朝堂大佬,早早便在这里等着了。
内阁首辅李守中,户部尚书杜知运,工部尚书赵温华,兵部尚书李不言,右都御史林如海,礼部左侍郎张,吏部右侍郎梅若云,兵部右侍郎耿思远......
文官大佬之中,李崇信得过的自己人,今儿全在这里了。
至于礼部尚书徐少湖,其实李崇也还信得过,但他是绍兴人,今儿不方便出现在此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