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51(1 / 2)

加入书签

中天,闻青山目光在沈昱、方宁间流转,忽而感慨道:“沈贤侄啊,你实乃人中龙凤。数年未见,不知你现在已有家室否?”

此言一出,座上众人纷纷侧目而视。

沈昱不明所以,坦诚以对,“劳闻大人挂怀,昱尚无成家之念。”

闻青山朗声笑道:“那贤侄以为老夫的爱女如何?如意自幼聪慧过人,才情兼备,也非普通女子。”

沈昱面色微变,也察觉到闻如意的神色略显焦灼,立即拱手婉拒:“多谢大人厚爱,昱醉心学问,无意儿女私情,不敢耽误令爱。”

话落,沈昱下意识望向方宁,却见方宁全然未觉,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涩意,默默收回视线。

方宁才没闲心在乎他师兄的婚配,因为她知道成不了。

那闻如意的气质根本和他师兄不搭。

此刻,她正悄悄盯着闻如意与闻昌晟的一举一动。

很明显,闻如意抗拒这个做媒,不时向闻昌晟投去求助的目光。

然闻昌晟却似乎毫不在意,坐姿、态度波澜不惊,让人看不出他心中所想。

方宁不禁怀疑其对闻如意的情意是否真实。

闻青山见沈昱拒绝,也不强求,话锋一转,面含笑意道:“既如此,沈贤侄以为我这观星台如何?”

沈昱暗松一口气,赞道:“此台高耸入云,尽揽天地苍茫、星河璀璨之景,实为观星绝妙之地。”

“贤侄好眼光!”闻青山手指星空,慨叹道,“星象之排列,犹如世间万物之秩序,其变化,则昭示天地之变迁。老夫近年来夜观星象,见紫微垣中,帝星紫薇虽高悬,然光辉黯淡,四周辅弼之星亦显散乱,不知是否预示着将有巨变?”

沈昱闻言心中一凛,觉得对方所言不善,似有所指,微一沉吟,笑对,“闻大人勿需过虑,星象之变化,天地之大道,非常人所能窥其全貌,需结合时局分析,不可妄断。且紫微垣内虽光芒不复往昔,然太微垣与天市垣中繁星点点、明亮有序,足见今上治国有方,百姓安居乐业。”

方宁亦附和道:“再观二十八星宿,角亢二宿虽星光闪烁不定,然心宿星辰大放异彩,尾箕二宿亦有上拱之势,可助青龙翔于苍穹,寓动荡扫除、万物复苏之意。”

闻青山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异色,“然尾箕二宿,皆隐于苍龙之尾,犹隐士匿于暗夜,其力何足道哉?不若北方斗宿,已然皎洁明亮,昭昭如日月之光。二位何不与我共参斗宿璀璨,同解玉藏玄机,共悟天地大道?”

方宁心中讶异,未料闻青山竟存有招揽之意,难道他也在暗中找寻《步天歌》?他所说的斗宿又暗指何方神圣?

方宁掩于桌下的双手微微攥紧,淡然笑道:“闻大人美意,我等心领。然我等如星辰般各有其位,难以随意更易。况且纵使隐于暗夜,亦有其独特韵味,犹我心之坚定,不为世俗所扰、外物所迷。”

沈昱紧跟着表明态度,略显歉意道:“师妹所言,即为我意。”

如此明晃晃的拒绝,闻青山脸上的笑意僵了一瞬,但很快又恢复如常,轻叹道:“二位实乃非凡之辈,志向非常,着实令老夫汗颜呐!老夫在此祝二位早日得偿所愿。”

“闻大人过誉了,我等受之有愧。”方宁、沈昱双双举杯道谢。

可不知为何,明明是恭祝之语,方宁却觉这话听起来耐人寻味、仿若意有所指,本欲再探其意,却见闻青山已岔开话题,流露出送客之意。

一旁侍奉的林德贵恭敬上前一步道:“沈大人、方娘子,夜色已深,二位若不嫌弃,可在此留宿,老奴已遵老爷之命,备好寮房。”

方宁心知此事急不得,遂与沈昱躬身施礼,先行离宴。

月影朦胧,天地沉寂。方宁、沈昱二人并肩徐行,细述宴中种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