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2(2 / 2)

加入书签

“导演说诗谙的台词功底不太行,要我们找个配音。”

“她是我亲自面的,台词怎么会不行?”

“人少的时候是还好,这次是大制作,现场几百个人,诗谙紧张,说话发抖。”

“几百个人就抖,她大学难道没做过演讲?”

一次、两次……华君润可以接受自己的艺人因拒绝潜规则而失败,但绝不能接受实力上的认输。

业绩下滑,每一天睁开眼都面临着房租、人工和各项开支,到了第二年初,花光所有积蓄、负担七位数贷款的华君润不得不冒险和投资公司签下对赌协议,要求工作室在一年之内做到七千万的净利润。

七千万,这是华君润在秋叶娱乐时的个人年利润,他尚未从辉煌中回神,签得不以为意。

然而整个上半年,连同他在内的六名艺人总利润才堪堪完成了两千万,其中一千四百万还是华君润一个人的业绩。

一旦对赌失败,华君润将面临双倍赔偿,连同他此前借贷的部分,工作室和华君润的个人债务将超过九位数。

巨大的压力之下,华君润很难不对艺人展露严苛的一面。

“为什么这点戏都演不好?我从来不逼迫你们去接不喜欢的活儿,也从来不强迫你们去什么酒局饭局,既然进了这里,起码把本职工作做到位好么?”

“华老板,我们知道你厉害,在你眼里,我们各个都愚不可及,既然如此你把解约通道开了吧,我们也不碍你的眼,大家桥归桥路归路,你去找你看得上的演员,我们也好另谋出路。”

华君润忘了,背负压力的不止是他。

艺人们虽然没有背负巨债,但长期的低压氛围难免影响心情。

这一批实力派的新人,专业能力超出同龄人,冲着华君润国内最年轻影帝的名号来到这里,满怀希望之下得到不是闪闪发光的舞台,而是日复一日的挑剔、指责。

华君润回眸,他骤然发现,练习室的镜子里照出一张熟悉的脸——邱芜澜的脸。

他正如当时的邱芜澜,在他一次次抗议时露出的表情那样,迷茫、不解,以及不耐。

他不能理解,为什么这些人连这么简单的表演都演不好;

邱芜澜也不能理解华君润为什么要沉浸在莫名其妙的愤世嫉俗之中。

到头来,他和邱芜澜是一样的,一样的傲慢,一样的不屑于理解他人。

不同的是,他比邱芜澜更加自命不凡、更加天真幼稚、更加的情绪不稳。

华君润同意了解约,一如当年邱芜澜同意放他离开那样,他无偿遣散了所有艺人,工作室里只留下自己的助理、摄影、造型师,就连法务都是请的外聘顾问。

剩下半年,他必须完成对赌协议,否则将面临投资公司和银行等多方诉讼。

一旦背负案底,任何剧组、投资方都不会再用他,而普通的工作根本还不清这些巨额贷款。

他再不能挑剔,只要有工作,不论大小、不论是否喜欢,哪怕明知是三五产品,华君润也一样接下。

仅仅如此还是不够,他需要更多的资源。

没有秋叶娱乐的支持,华君润不得不亲自游走于各类商业场合。

几度凌晨,他捂着灼痛的胃走出饭店,撑着小巷的墙壁吐得天旋地转。

污浊的胃酸和酒气间,他恍惚嗅到了一丝清浅的兰草香。

他又想起了邱芜澜的那个眼神,迷茫、不解,还有他当年没能解读出来的一份失望。

他以为邱芜澜是象牙塔里的公主,看不见民生疾苦,到头来不谙世事的不是邱芜澜,而是他。

或许华君润早就明白了这一点,他知道邱芜澜是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