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0(2 / 2)

加入书签

看样子堂食的客人不多,估计多做外送的生意。

“这种环境确实让人不想进来,”宋夏皱眉,“甚至会怀疑这里是不是安全。”

季明川点了点头,“这栋楼的租金没有优势,物业管理也很差,对商户来说根本没吸引力。店铺没几家,客人自然少。住附近的人就算有需求,也更愿意去对街的商场,或者开车去新城的大型商超。”

宋喜觉得奇怪,虽然政策没有扶持,但附近也不是无人区,怎么搞得这么荒凉?

季明川没说的是,他父亲对这栋楼有心结,早就有心出售,但他祖父不同意,在父亲的消极经营之下,这边的生意一日不如一日,最后终于被他找到机会打包出售。

父亲不知道的是,这间商场最后落到了自己的手里。

两人参观完大楼后,并没有立即返校,而是决定在附近走一走。

他们注意到附近主要的居民是退休老人,和看中距离地铁站比较近方便通勤的上班族,消费力一般。而隔壁几栋新建小区倒是住着不少年轻住户,但他们大多更喜欢开车去新城更加现代化的购物中心。

但并不代表这里没有市场需求。

宋夏和季明川在周边转了几圈,发现这里的商业配套并不完善。

一个肉眼可见的特点,这边的快递驿站非常多。

宋夏推测:“这说明当地的购物需求没能被满足。网购固然方便,但他们应当确实需要一家大型商超。”

两人还特地去对街的新商场看了看,发现它的规模并不算大,面积甚至不如眼前的这栋老楼。

他们随便找了间小吃店吃东西,跟老板闲聊时,问起这栋老楼不论老板还是客人都频频摇头。

“那里以前还有不少实惠的店铺,后来关了不少。现在想买点什么,都去对街那家。”

有位大叔也附和道:“对街的东西也不多,价格又贵,我平时都上网买了,反正也送得快。”

宋夏留意到,一些老人正在附近的空地跳广场舞。但路边行人电瓶车来来往往的,经过那处都要稍稍绕道,可见也不是个正经的休闲场所,有点占道了。

他想,或许这里的居民不只是缺少购物便利,还需要一个舒适的公共空间。

回程路上,宋夏对季明川说:“既然附近居民对生活服务和休闲娱乐都有需求,是不是可以先从最基础的生活配套入手?比如增加一家实惠的连锁超市,或者引入一些接地气的餐饮美食?”

季明川点了点头:“是个方向。除了基本的生活服务,还可以利用大楼前的广场搞些社区活动,比如周末集市、夜市等,吸引更多人来这里。”

“再把里面的装修升级一下,灯光重新布置,添置导览系统,让居民觉得更方便,体验更舒适。”宋夏兴奋地补充道,“这样就像给这栋楼换了个灵魂。”

可他想了想,不禁开始迟疑:“不对呀,要是这样的话,会不会投入太大了?”

季明川笑了笑:“这里虽然破败,但基础条件并不差。地铁方便,附近居民稳定,人口基数在老城区里算是不错的。只是这些年没有合适的商业项目吸引人气,才变得冷清。如果改造得好,可以带来持续的收益,也不一定要转手。”

那这件事的性质就截然不同了!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宋夏脑海里飞快闪过各种可能性。

“你是说……”他转过头看着季明川,眉头微蹙,“可是,你原本计划不是优化之后转手吗?”

季明川看着对面的老式建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