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55(2 / 2)

加入书签

说着,她优雅朝着众人行上一礼,戴上帷帽转身走了。

段大娘在后面羡慕道:“这一看就是大家族精心培养出来的小娘子,一举一动都透着优雅。”

蒲桃歪头看一眼偷偷去舔酪浆的金华猫,它在枫树林滚了好几圈,身上沾了不少草屑:“你们都是一个家族的,为什么十狗你既不爱干净、也不优雅。”

“我都说了,不!准!叫!我!十!狗!”

总之得到了九渊的保证,阿雪应该很快能回来,惹了大祸的阿墨也被捉妖司带走,说是要给它好好检查一番,若是消了魔障,会给土地庙还回去。

毕竟今年是个大丰年,刚过完社日,土地庙门口的石狮子就不见了,势必要引起长安人民的议论跟恐慌。

食肆众人安了心,注意力又放到了即将临近的重阳日。

在本朝的重阳日,君王要去大雁塔登高、要在曲江畔举办菊花宴席宴请群臣,还有一系列围猎、跑马等活动,重阳只有一天假显然是不够的。

因此圣人大手一挥,普天之下,上至达官贵族,下至贩夫走卒,每人都给两到三日的假期。于是仕女、郎君们才有了时间去城外登高辞青。不备些糕点酒类是不行的。

酒肆的菊花酒价格开始疯涨,这菊花酒以黍米做底,混合菊花的花瓣叶茎,提前一年封坛子,下一年九月九再开坛。

仪式感倒是十足,本朝人都很喜欢。

只有段知微觉得那酒一股子植物的青气,她不是很喜欢,架不住饮菊花酒是重阳的重要习俗之一,于是只能早早去酒肆订了一坛子。

正值金秋,螃蟹也长得极大极肥,段知微精心挑选了那些脐大又圆的螃蟹,回来清蒸。

本朝吃蟹之风盛行,不过大多数食肆都还停留在煮蟹的烹饪方式上,这样煮许多蟹黄、蟹膏都会流失到汤中。

而清蒸出来的螃蟹,不仅蟹肉更加紧实,而且蟹黄、蟹膏都能很好的保留下来,香味也更加浓郁。而且段家不像别家配橙泥,段知微都给螃蟹配一碟姜丝香醋。

这导致段家食肆的螃蟹十分

受欢迎,也让段知微难得产生了一点现代人的优越感。

段大娘把这事儿当作了商业机密,成日搬个小胡床往灶房门口一坐,生怕别人发现她家料理螃蟹的机密。

w?a?n?g?阯?F?a?布?Y?e?ǐ???ǔ?????n?②?????????﹒??????m

可别的食肆也不是傻子,稍微一摸那蟹壳便领悟了诀窍,回去也不再水煮,都改成了清蒸,把段大娘气得三天没睡好觉。

段知微倒是还好,她也经常去研究别人家的秘方,而且段家食肆作为第一个蒸螃蟹的店,仍然很受食客们追捧。

段家食肆这回推出的重阳糕倒是规规矩矩,麻葛糕、雪花糕、菊花糕,都是些常见的糕点,不过口碑在那,生意还是一如既往的好,蒸笼从早工作到晚,那白色的蒸汽一直飘在上空都没停下来过。

今日进店的食客都能得到一小碟免费的香甜菊花糕,段知微一通分发,只有一个姓高的郎君没有要。

因为“糕”与高同音,他要避讳。

圣人今秋又准备去大雁塔登高祈福,这导致金吾卫们又忙碌了起来,袁慎己在大慈恩寺附近布防了一天,终于掐着宵禁的点儿回来。

段知微提前预备了绿豆菊花面儿给他净手。

袁慎己接过,先剥了一盘子黄儿推给她吃。

段知微摇头:“这蟹肉寒凉,我今日吃了不少了,不再吃了,怕不好消化。”

近来官署的廊下宴顿顿是螃蟹,他也吃腻了,只挑了两块黄儿意思一下,宁愿吃糟茄子拌饭。

段知微把那碟螃蟹放到一边,冲着后院喊:“十狗,来吃螃蟹。”

没有任何一个生物搭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