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0(2 / 2)

加入书签

关键倒不在于他是怎么拍陛下马屁的,天底下吹捧陛下的人太多了,殷祝还好几次因为奏折中夹了太多请安和奉承的折子、白白浪费他的宝贵时间而发火。

但是拍宗策的马屁就不一样了。

陛下可爱听这个了。

虽然他从没对旁人讲过,但身为和陛下接触最多的苏成德,能不知道他这个小癖好吗?

别看陛下现在还是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估计心里早就乐开花了吧。

“平身吧,”果然,片刻之后,殷祝平静道,“抬起头来,让朕看看你的样子。”

归亭立刻谢恩起身,小心地把下巴抬高了些,但双眼仍只敢盯着自己脚尖前的地面。

“长得倒是一表人才,”殷祝夸道,“你医术如何?”

归亭:“草民不敢妄言自大。”

“这有什么不能说的?……算了,汪迁,是你带他进宫,你可知道他的医术水平?”

汪迁有些为难,惶恐道:“陛下,臣也不敢妄下定论。但归老家主在宫中任太医时,曾以一手鬼门十三针名扬天下,还曾提携过臣的干爹,若是归公子能得到归老家主的亲传,想必医术也定是精湛过人。”

殷祝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

“既然如此,那你父亲怎么没来?”

归亭不知为何表现得有些紧张,他下意识抿了一下干涩的嘴唇,但很快想起来这是在皇帝面前,赶紧回答道:“陛下,家父年老体衰,身体不适,只能卧病在家,家中药材生意也大多由草民代为打理。承蒙陛下恩召,但家父实在是……有心无力。”

殷祝盯着他,许久未曾出声。

归亭额头的汗珠细细密密地往外冒,身体摇摇欲坠,看得苏成德渐渐皱眉,用眼神询问殷祝需不需要把人带下去审问。

但殷祝只是淡淡吩咐了一句,叫归亭尽快处理好自家的产业,以后每日都去太医院报道,又让汪迁把了脉,便将两人打发走了。

待他们走后,苏成德疑惑道:“陛下,您为何不问问那归亭为何心虚?”

这小子虽然说话很有一套,心气十足,也很有干劲,但伪装的功夫差得简直没眼看。

别说苏成德这样在宫中混迹几十年的老人了,就算是他那个连乘分数都算不对的傻儿子来,也能一眼察觉出不对。

“不需要问,朕已经猜到了。”

紫铜错金炉中缓缓升腾起香烟袅袅,殷祝望着阳光下漫射的紫烟,从记忆深处翻出了历史上归家父子的故事。

他就说,归亭这个名字怎么这么熟悉。

——小学的时候因为没带暑假作业被罚抄过一百遍他写的诗,能不熟悉吗!

该说不愧是他干爹给他举荐的人才吗,这对父子俩都是名留青史的角色,要不是归亭因为后面离家时,是改名换姓投奔的宗策,殷祝也不会到现在都想不起这号人来。

算算看这父子俩的丰功伟绩,归仁曾因为不满朝廷官场黑暗,一气之下放弃了太医优厚的待遇,挂冠而去,后在新都城破那日以身殉国;

他儿子归亭也是个虎父无犬子的料,虽然跟着父亲从小学医,但却一点儿也不想当大夫,偷偷离家出走自己拉了一支民兵队伍投奔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