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43(2 / 2)

加入书签

“后面半句!”

“宗宗将军也是个人,是个人都会输!”

这句话说完,殷祝整个人都定在了那里。

归亭实在不敢再多问,只好开了些药匆匆告辞。

后来听苏公公用埋怨的语气对他说,陛下因为他这一句话,在床边坐着发呆了一晚上,整整一宿都没合眼。

于是又有了今早上朝前,在殿外发生的那一幕。

眼前唐颂言之凿凿给宗策定罪的话语,再次触动了殷祝那根敏感的神经。

他强迫自己深吸一口气,冷静下来,对唐颂道:“宗策撤军在后,暮安关守将犯错再前,宗策乃是被牵连,不得不下令撤退,不然难道要带着我大夏几万军队一起葬送敌手吗?”

“陛下,宗策麾下乃是我大夏精锐神机营,兵强器利,以一敌十都没有问题,”唐颂争辩道,“他坐拥强军,却连一丝守城的意图都无,不战而逃!这难道不是畏战吗?”

殷祝再也忍不住好脾气了,重重一拍扶手,怒斥道:“唐颂,你听听你自己说的这番话!还畏战,这天底下谁都有可能畏战,包括朕!唯独不可能是宗策!”

“这些年来,他为大夏打过多少次胜仗?立下多少汗马功劳?他自从当上江淮总督,过过几天安生日子享过几天清福?你自己去翻翻史书,看看这几百年来有没有一个天天待在边境征战的将军,能被人评为‘畏战’这两个字!”

殷祝一通输出,丝毫没给唐颂这位阁老半点面子。

就差指着他的鼻子骂他为老不尊大放厥词了。

整座大殿噤若寒蝉。

身处殿外的归亭也听到了殷祝的咆哮,他心中暗道祖宗哎,您悠着点,别真一个激动晕在文武百官面前了。

还好,殷祝只觉得自己血压被气高了不少,暂时还没有出现眩晕的感觉。

他眼神冰冷地注视着脸色涨得通红的唐颂,心想放弃一座城池,对于他干爹来说,那种痛苦,绝对比你们在朕面前表演出的痛心疾首要痛苦百倍、千倍。

你们这些养尊处优的世家贵族们,口口声声说着民生疾苦,但又有哪个真正在乎过城外的流民们?

不过是打着和谈捞钱的如意算盘罢了,谈钱就谈钱,少来给他满口的仁义道德立牌坊。

殷祝的视线从唐颂身上移开,又对着众大臣道:“你们方才的讨论,朕听了一耳朵。想要和谈的官员有哪些?站出来给朕看看。”

无人动弹。

“这就没意思了,”殷祝捏了捏胀痛的眉心,“站出来吧,朕保证不事后算账,说白了,就是想听听你们的理由。若是真能说服朕,那岂不是更好?”

这话一说,顿时朝臣中有不少人都开始蠢蠢欲动。

唐颂率先义无反顾地站了出来,随后王存犹豫了一下,也向前迈了一步,眼看着两位阁老都做出了表率,后面一群大臣们纷纷跟进,短短几息的时间,大殿上就呼啦啦地站出了一大半人。

剩下一小部分,成分大概是由武将、北归朝臣和极少部分的保皇党组成。

但殷祝很快注意到,竟然还有一部分武将,也站在了主和的那一派里。

这个发现让他心中一紧,仔细观察后,发现这些人都是曾经朝中资历较老的那一批武将。

自打宗策入朝、殷祝又接连任命了一批年轻新贵后,他们的地位就大不如前了,因此对宗策多有不满。

当然,殷祝知道他们其实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