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22(2 / 2)

加入书签

消息传出,天下哗然。

作为太子,尹英第一个提出质疑。

“父皇就算病重昏迷,也该叫孤监国才是,他宗策又不姓尹!”

这话说得很有道理,但宗策有盖了御玺的圣旨在手,殷祝服药前,还特意召集朝中重臣宣布了此事——当然,唐颂当场就指着宗策的鼻子大骂了一通,甩袖离去了。

不过也正因此,暂时还没有人对这份圣旨的真伪抱有疑问。

不少人都在观望,等着宗策和尹英彻底撕破脸皮的那一天,方便他们站队或明哲保身。

但诡异的是,两边竟然维持了数月的相安无事。

可能是因为陛下只是昏迷,而且并不算突然,不仅余威尚在,还能在昏迷前妥善安排好一众大小事宜,稳定人心,叫朝中六部各司其职。

相对来说,还是尹英挑事的次数更多一些。

但宗策多次公开表示自己绝不会觊觎皇位,一般都会主动避让。

实在无法接受时,就直接绕过太子给官员下达政令——对待那些官员,他的手段可就没有那么委婉了。

他还把自己的住处搬到了御书房,每日奏折送来,宗策就坐在屏风前批阅,每隔半个时辰,起身去屏风后的软榻上看一眼殷祝的状况;待到午后,给他擦身换衣,搂着他小憩片刻,附耳轻声说几句在对方清醒时根本不好意思说出口的心里话,醒来后再继续办公。

直到深夜,洗漱完毕后,再抱着殷祝沉沉睡去。

宋千帆来宫里看过一次,见殷祝呼吸平稳,脸色比从前清醒时还红润了些,不禁大为惊奇。

“玩得真花……咳,我是说,宗大人把陛下照顾得真好啊。”他感叹道。

宗策脸色平静地收下了他的赞美。

但宋千帆也忧心忡忡地对他说出了自己的顾虑:“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唐颂他们忍不了太久。平静只是一时的,如果陛下久不醒来,这朝中还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

宗策:“我知道。”

“那你可有什么应对办法?”宋千帆期待道,“陛下一定提前都告诉你了吧!”

“没有。”

“……啊?”

宋千帆傻眼了。

事实上,殷祝不仅什么都没有对他说,还给宗策留下了一个大麻烦。

他从宗室中选定的几个候选人,年纪一个比一个小,还都是常年缺少父母陪伴关怀的。

因为宗策对他们上心,没事就去看看他们,这些孩子都很黏他,每次都拉着他,不让他走。

宗策看着这些孩子,不明白殷祝究竟是怎么想的。

这么小,怎么能担当起治理国家的重任?

他从前想的是,等到新皇登基,政权稳固后,就辞去官职,到陛下的皇陵中了却此生。

可现在新皇候选人的牙都还没长齐,皇陵更是才刚开始修建,听说当地官员说还选了个水平差劲的风水先生,一挖挖到别人坟头上去了,坑底还酷酷往外冒黑油,估计又得再重新选址。

宗策有理由怀疑,殷祝是故意给他留下这些烂摊子,叫他慢慢收拾的。

真是辛苦他,想出这种办法了。

哗啦啦的雨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