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2(1 / 2)

加入书签

啥时候回婆家。她想住两天,她爹脱口而出,住哪儿,家里只有这么一点地方。

地方小也可以挤挤,她闺女跟侄女一张床,儿子跟侄子一张床,她在爹妈屋里搭张床。娘家又不是没被子。

从那以后王素芬再没带过孩子回娘家。爹娘问几个小的怎么没来。王素芬就说他们贪玩。回娘家带的东西也比以前少一半,王素芬的理由是孩子大了花钱厉害,她还要存钱给老二娶媳妇,给老大准备嫁妆。

王素芬苦笑:“谁知道他们怎么想的。”

苏笑笑见她这样就转移话题,“听你刚才那么一说,离婚的挺多的?”

王素芬:“也没多少。敢离婚的不是女方有工作,就是像沈团长的前妻那样想考大学的。”

“考上再离也不迟啊?”苏笑笑好奇,“到时候说聚少离多,这么过下去没意思,沈团长也会同意吧?”

王素芬点头:“会的。不看僧面看佛面。凭他岳父待他不薄,沈团长也不会故意跟她耗下去。”

“那她的脑子——”苏笑笑道,“除非不找对象,再找还得离。”

以前王素芬跟沈团长的母亲打过交道,沈家老太太没有明说,王素芬也听出来一点,沈团长的前妻瞧不上他,人家想找个才子,才子配佳人。

在王素芬看来才子懂得风花雪月,但不是过日子的人。沈团长的前妻这些年没怎么管过家里的事,俩不会过日子碰到一块,不得过的一塌糊涂。

王素芬:“她想找个情投意合,琴瑟和鸣的,不可能不找。”

琴瑟和鸣?苏笑笑摇了摇头。

王素芬见她这样,笑着说:“我也没想到三十多岁的人了还这么天真。”

网?阯?发?布?Y?e?í????ū?????n?2???2????????????

“沈团长的前妻三十多了?”苏笑笑不禁问,“我听说考试有年龄规定,最大不得超过三十一?”

王素芬:“沈团长的前妻好像正好三十一周岁。听说她和沈团长结婚那年原本打算再复读一年。她父亲不同意。她结婚后高考停了,她也怪沈团长耽误了她考大学。说得好像不嫁人她就能考上一样。以前能上大学的不是家里非常有钱能请几个家教,就是父母是大官或者出身书香门第。她家有钱,可是小地方上有钱也找不到厉害的老师。”

苏笑笑不禁点头。

王素芬小声说:“要我说高考停得好。不然咱家这些孩子都是给人家那些孩子陪跑的。”

苏笑笑很是诧异,她什么意思啊。

“你不信?你想想高考停止前的大学生有几个工农子弟?老百姓的孩子考大学,痴心妄想!”王素芬小声说,“从建国那年到六六年,我娘家一个村只有一个中专生,还是全村供出来的。高考停了,知青在乡下,我娘家村里的小孩愿意上学的都上到小学毕业。以前孩子想上也没人教。”

苏笑笑前世今生都没有在农村待过,忍不住问:“镇上不安排老师?”

“谁愿意下乡?农村那么苦。”王素芬摇头,“可是要花大钱请老师,镇政府又没钱。”

苏笑笑恍然大悟。亏得她一直认为上面让知青下乡只因为城里没有那么多工作岗位养不起,年轻人闲着没事惹是生非,造成社会动荡。

“妈妈,你喝水吗?”

苏笑笑循着声音看去,苏团团抱着搪瓷缸子出来,“妈妈不渴。”

“王大妈呢?”

王素芬扬起巴掌:“叫我什么”

苏团团抿嘴笑了笑:“王阿姨,渴不渴?”

“不渴!”王素芬瞪一眼他,“再皮我真打你!”

团团抱着缸子回屋,片刻,他又跑出来,看到妈妈的铁锹从他进屋喝水就没动过,“妈妈还锄地吗?”

苏笑笑点头:“锄地。”

王素芬往后退两步,继续跟苏笑笑闲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