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9(1 / 2)

加入书签

字的背影。她心里一软,无限骄傲。这孩子只要在价值观上不出问题,这辈子在读书这块是稳了。岑铭争分夺秒,求知欲旺盛,和韦荞年轻时不相上下。

“岑铭。”

“妈妈。”

母子俩互相招呼,有种知识分子间的客气。韦荞走过去,坐在他身边。

“在看什么?”

“今天要讲的语法。”

“看得懂吗?”

“不太懂。”

“挺好的,发现自己看不懂,才会形成问题。带着问题上课,理解才更到位。”

“嗯。”

岑铭又低头翻书,在笔记本上记下刚才想到的两个问题。

韦荞既欣慰,又怅然。

她就像天下所有的妈妈那样,最关心孩子的永远是快乐、健康。她很想像一个普通母亲那样,在傍晚和孩子聊聊家常,谈谈学校里发生的事,听听孩子的心声。如果能顺势给孩子一点人生建议,而他也认同,那就更好了。但不知为什么,每次母子俩聊天,一开口就能往“撸起袖子加油干”这类宏大主题奔去。

岑铭写完笔记,抬头看向她:“韦老师,上课时间到了。”连称呼都改了,仪式感非常足。

都说生孩子就像开盲盒,隔壁季封人还在为不想写作业这事和他爸大闹了一场,这边的岑铭已经懂得“近水楼台”的道理,主动抱住学霸母亲的大腿,在态度上就已经赢了。

今晚,韦荞备课充分,全德语教学,逻辑缜密,板书漂亮,岑铭听得津津有味。

一小时课程很快结束,岑铭意犹未尽。

他要求:“韦老师,再上半小时课吧。”

“不行哦。”韦荞放下白板笔,“定了规矩是一小时,就要遵守规矩。”其实她心里另有打算,是想往长远计。万一高强度学习把岑铭学吐了,她不能再来给他上课,那就亏大了。

岑铭沉迷知识的海洋,不肯上岸:“再上半小时就好了,可以吗?妈妈。”

韦荞:“……”

他这声“妈妈”叫得很到位,韦荞陡然心软,重新拿起白板笔。

德语课正式结束,已是晚上八点。

韦荞收拾好教具,给岑铭布置作业,岑铭一字不落地记下。明天晚上还有一节德语课,岑铭挺有压力。韦荞讲课不快,但很深,他课后不好好领会根本跟不上。

岑铭写着笔记,听见韦荞问:“岑铭,现在还会看《西游记》吗?”

“会啊。”

小男孩心无城府,回答得干脆利落。

韦荞若有所思。

她站在书架前,抽出一本《西游记》。这是岑铭三岁时韦荞给他买的,少见的低幼版《西游记》绘本,出版社只出了十本,到《巧斗黄袍怪》这个故事之后就没有了。小时候,岑铭沉迷这套绘本无可自拔,每天挥舞着小扫把,学孙悟空的模样喊“我就是齐天大圣!”。后来韦荞走了,岑璋给岑铭讲《西游记》,岑铭却不肯再听。他把绘本收起来,每天自己翻着看,能看好久,只是再也不会挥舞小扫把当齐天大圣了。

韦荞拿着书,走到他身边坐下。

“这套书后面的故事,你还想看吗?”

“想。”

“那妈妈给你讲,好不好?”

“好。”

岑铭想了想,又道:“妈妈,这套绘本只有十本,后面没有了。”

“会有的。”

岑铭听得懵懂,韦荞已有主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