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4(2 / 2)

加入书签

这年头婚丧嫁娶都要请高人看看,谁能保证没有求到傅家人头上的时候?

“你还不知道?”小周氏一愣,急得直跺脚,“今天宫里来了传旨的,圣人要把你妹妹指给十皇子。你说她都已经定亲了,跟未来女婿相处得好好的,怎么忽然就……”

眼看她急得就要口不择言骂圣人了,大周氏赶紧咳嗽了一声,拉住她的手说:“弟妹稍安勿躁。事已至此,着急也没用。”

这个道理,小周氏如何不明白?

下旨的是圣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子的旨意,谁敢拒绝?

瑶光更担心自己妹妹,见二婶的情绪平复了下来,便忙问道:“这件事玉微怎么想?她和那徐家老三……”

徐家三郎,就是玉微原本相看下的未婚夫。

徐家也是外戚,徐三郎的姑祖母是先皇的哲妃。他叔父比较争气,靠自己考中了进士,如今在山西做布政使,颇得圣人信重。

景阳时常出入东宫,曾经告诉过瑶光,山西布政使在去年底往东宫送了节礼,今年端午和太子的生辰也都没落下。

地方官员给储君送礼,这是算不得新鲜事。之所以徐布政使值得景阳单独提一句,就是因为他送的礼比别人的厚上三分,明显有向太子靠拢的意思。

再有就是,徐三郎的大哥在前年捐了龙禁卫,如今就在东宫当差。

在得知圣人把玉微指给十皇子那一刻,瑶光脑子里就想了很多。但在母亲和二婶面前,她都不好说出来。

或许瑶光自己没有发现,和皇后待在一起的时间久了,她也多多少少沾染了些皇后的毛病。

就比如,她所以不把自己的猜测告诉大小周氏,底层逻辑就是为了保护他们,不让娘家沾染那些乱七八糟的事。

小周氏道:“好在玉微那丫头没心没肺的,虽然也喜欢徐三郎,却也不是非他不可。只是,那丫头什么性子你也知道,整日里大大咧咧的,哪里做得好王妃?”

她是个慈母,对自己儿女有几斤几两,心里门清。

那些超出本事外的福气,不是那么好享的。

瑶光安抚道:“婶子放心,十皇子的母亲是忻嫔,那是个不爱挑事的,不会苛求十皇子上进的。”

所有高位嫔妃中,忻嫔是最不起眼的。如果不是生育了十皇子,她甚至时常被人忽略。

就连瑶光自己,也是提到了十皇子,才想起来他母亲是忻嫔。

大周氏道:“在家时我就跟你说过了,后宫嫔妃都要在皇后娘娘手底下讨生活。咱们瑶娘是皇后的儿媳,就算看在瑶娘的面子上,忻嫔娘娘也不会和玉微为难的。”

“娘说得不错,二婶不必担心。”瑶光和母亲一起安抚住了婶子,心里却忍不住叹了口气。

——忻嫔不敢为难玉微,皇后却不一定不为难忻嫔呀。

看徐家人的动作,明显是投向东宫了,圣人忽然来这么一出,分明就是为了分化太子和景阳这对兄弟。

就算皇后再宠爱他们夫妻,毕竟太子才是她的亲儿子。皇后不会对他们夫妻怎么样,却总得有人承受怒火呀。

耐着性子把两位老人家送走,瑶光立刻就派人去打探,看今日工部忙不忙,景阳能不能早些回来。

把人派出去之后,她又觉得不该轻举妄动,赶紧又派人把先前派的人追了回来。

景阳是按照以往下值的时间回家的,一路上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