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3(2 / 2)

加入书签

“主子放心,都是调教了好些日子的。该如何行事说话绝不会出错。”

萧恪揉了揉额角,轻轻应了一声,随后又问道:“对了,抚宁侯府那边的人可安排好了?”

“主子放心,奴婢安排好了,绝不会让贺少爷有半分差池。”

“嗯,你去忙吧,今日屋里不必喊人伺候了。”

? 如?您?访?问?的?w?a?n?g?址?f?a?B?u?页?不?是?ī???μ?ω???n???????????.?c?????则?为?屾?寨?站?点

“奴婢明白。还请主子不必过多忧心,保重身子。”萧恪面前的粥菜几乎未动,说了这些许话,他也只是喝了两口粥,洪喜一步三回头,眼中难掩担忧之色。

萧恪食不知味多多少少还是同宁王府秦太妃的寿宴有关,面上为了不惹出多余祸事,他无法亲去贺母亲寿辰,就连寿礼也只能托付给贺绥代为转达。

而秦老太妃这寿辰过得更是凄凉,长子远在边关几年无法回京,小儿子离经叛道,同宁王府断了联系。那日萧恪当众对两位王妃言语奚落的事早已传遍京城,宁王府跌了面子不说,碍着齐帝忌惮的缘故,宁王府也不好大摆寿宴,甚至为自保连助兴的戏班子都不敢请,一家子聚在一起便算是庆贺了。

敢来贺寿的只有贺绥和外甥白琮,不过依着两家从前的关系,贺绥也算不得宾客。

寿宴前,萧恪同贺绥谋划了些许日子,是而秦太妃这寿宴还没到,京中便流言四起,说得最多的无非是贺绥这男妻还没过门便已失了宠,自是少不得有人趁机奚落几句。待到贺绥带着白琮赴宴归来被挡在王府门外,才算是坐实了先前的流言。

而被挡在门外的贺绥随后便在众目睽睽之下,带着外甥白琮回了抚宁侯府,这一住便是三五日之久,萧恪也全然没有去接人的意思。

武将大多都是直性情之人,更有不少当初便想打上王府将贺绥抢回来,如今见贺绥被逼着回了早被搬空的侯府住,便有从前贺老将军的故旧上门关切,其中不乏朝中颇有威望的黄老将军。

这一下,齐帝倒是先坐不住了,黄老将军拜府的第二日早朝后便将萧恪扣下,单独唤到御书房亲自‘提点’了一番,左不过就是要萧恪将人接回去。

“朕见你对人家情根深种才冒天下之大不韪赐婚,怎么不过两三月的功夫竟这般疏远了?”

“陛下美意,臣自然不敢辜负。只是这规矩还是要板的,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臣若是不管,这府里岂不是要乱了。”

“国有国法……”齐帝重复了一遍萧恪方才的话,忽得问道,“都说忠孝难两全,允宁觉得该如何?”

老狐狸!

萧恪心中暗骂了一句,面上无半分迟疑答道:“忠孝乃君子立世之本,若是无法兼顾,自是先忠后孝。”

这样一听便是套好的话,便是换旁人也会说。齐帝根本不信,但不待他出言刁难,那头萧恪便又补了一句,“不过这和臣无关。”

齐帝来了兴致,追问道:“喔?如何无关?”

“臣又不要做君子,况且纵是诸位殿下,也该是先君臣后父子。孝悌之义当然要顾,不过臣记得要先忠后孝。”

“话虽如此,人还是要接的,到底是你自己钟情之人,别到时候闹得家宅不宁,你办事也不能安心。”齐帝显然对萧恪方才的回答很满意,语气和缓了不少,甚至拿出大伯父的长辈范儿让萧恪记得去宁王府‘尽孝’。

这副嘴脸,萧恪可再熟悉不过了。

上辈子他为了杨焕致的事求情,齐帝便是这副打一棒子再给甜枣的嘴脸,明为重用实为挑拨。

“是。”萧恪面上愈发恭敬,垂头应下。

“允宁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