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85(1 / 2)

加入书签

天憋不住半个字。最后还是新到军中的怀化大将军顾樊率先开口说了一句,“今日捷报,本就仰赖于王爷和黄将军明断。如今既已重创燕人,臣等自然没有二话。”

顾樊开口之后,便有几人随声附和。

毕竟上首的主帅和监军都没提质疑,他们自然敢有二想。

顾樊又主动开口问道:“只是臣有一事不明,还请王爷告知。王爷是如何得知北燕粮草囤积之地以及运粮线路的?”

萧恪瞧了那顾将军一眼,而后才娓娓道来。

“北燕人虽悍勇,但其诸部族不事生产、农耕荒废,北燕年内米粮半数以上都是由中洲供给,而中洲也借此换边境和平。数月前,本王嫡亲兄长遭袭,为国捐躯,本王细细调查之后发觉此战并非北燕人悍勇,而是中洲人混入军中趁乱行谋刺之事,意图挑起齐燕死斗坐收渔翁之利。至于设计这毒计的主谋之人便是那中洲先代国主的大儿子,如今人捏在本王手上。”

众将闻言哗然。

毕竟如今齐军丢了城池土地,被逼到这邯城驻守,起因便是伏忠亲王之死与贺牧将军伤重,中军失了将帅,才被北燕人趁机占了便宜。当日虽有疑惑北燕为何当日勇猛无匹,可却没有任何佐证,如今听萧恪说来,竟才知其中还有中洲人包藏祸心的嫁祸之举,不少人立刻义愤填膺,纷纷要给中洲一个教训,被黄友光呵斥了一句才又安静下来。

萧恪在旁听着,任帐内人表现他们的爱国之心,等黄友光呵斥安静了,方才放下茶盏,幽幽道:“诸位将军心中愤慨本王自然晓得,可如今齐燕边境战事并未了结,远不是树敌的时候。何况若要攻打中洲,也需黄老将军禀明陛下,得了圣旨才好名正言顺。”

这些人什么心思,萧恪知道得一清二楚。中洲月前才换了心主,兄弟阋墙,将中洲本就不富裕的兵力又消耗了不少;再则中洲虽富足,兵力相较齐燕两方却弱上许多,打他们总比打悍勇异常的北燕人要轻松。不过萧恪看破不说破,搬出齐帝便能堵这些人的嘴。

“本王不懂兵法行军,帮不了诸位将军太多。不过今日一事后,想必北燕大军不日便将暂时撤军,届时该如何办,自然是诸位商量着拿主意。”

黄友光在旁恭维道:“王爷实在过谦了。我们与北燕的战事久久僵持不下,若非王爷带来锦囊妙计,烧了北燕的粮草,哪有这等转机!”

萧恪笑言道:“本王并非自谦。若说官场上那点子勾心斗角的把戏本王还懂得多些,这行军打仗本王可真是实打实的一窍不通。再则,这星夜奔袭、火烧粮草的事也不是本王的功劳。”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这话萧恪说是自谦,可在座的将领听了却有旁的意味在里面。

但凡从京中出来的将领都或多或少知道一些。毕竟一年之前的燕郡王还备受齐帝猜忌,自小养在宫里仰人鼻息过活。可就去年短短大半年的时日,这位小王爷就像是变了个人似的,手段城府愈发高深莫测,且睚眦必报,心狠难缠,得罪他的人上到权倾朝野的公卿世家之流,下到州府官员,无一人能安然无恙。况且远的不提,就说他刚来军营便发落了费泓,上下一干人哪敢真把他的话当做随口玩笑。

更不要提今日萧恪行此险招时,不少将领都见他那手鞭法。虽一招半式看不出来深浅,但能拿来搏命的本事自然不可能是花拳绣腿,原本印象中只擅权术的小王爷忽然亮了这一手出来,想不多想都难。更不要提萧恪方才自谦之语中还提及自己只擅长官场的勾心斗角,在旁人听来这哪里是自谦,是句警告之语还差不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