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7(1 / 2)
贺绥看了萧恪一眼,接过他的话问道:“宁家乃燕州望族,如此血案可查出何人所为?”
宁芳信摇了摇头。
宁氏是燕州望族,虽说北境名门世家的影响力并不能与京城那些王公贵戚相提并论,但邯州与燕州相距甚近,宁家灭门这样的大事别说萧恪不知道,就连身在邯城的贺绥也全然不知。
贺绥看向萧恪,却见对方朝他摇了摇头,心中便已有了分寸。他将他什长叫了过来,临走前不忘嘱咐道:“军令如山,但法理之下亦有人情,小惩大诫即可,切勿耽误了正事。”
“是,卑职明白。”
“大侠……”宁芳信最后唤了一声,只是未得到贺绥的回应,人就被什长提走了。
等无关之人都走干净了,萧恪不由感慨了一句,“这宁家小子看着四不着六,倒有意外聪明之处。改日打听了是谁麾下的,我出面要来,放在身边教导一番,假以时日也能顶一番天地来。”
贺绥才转回来面向萧恪,却无视那宁芳信的事,而是问道:“宁氏的事……可是与通敌之人有关?”
萧恪摇了摇头。
如今他已与康王有合作之谊,越是了解多一分,越是能想清楚此事的蹊跷。
“既是两月前出的事,那么燕州递送朝廷的奏折必是在我出发来北境之时送到的,这事……倒确实意外,不过应当与那通敌之人无关。宁家与霍奇有隙不假,但与通敌之事并无甚关联,没必要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只为迁怒泄愤,不合常理。”萧恪神情凝重,说话间唤来了近卫,吩咐道,“派一人回燕州找魏子冉,让他用信鹰跟京中联络,吩咐梁砚秋秘密去查与燕州宁氏所有相关细节及灭门始末,然后传回来。另外,给九皇叔带个信,请他从中制衡。”
近卫领命而去,贺绥心中却生出了一堆疑问。
“你和康王联手了?”
萧恪毫不避讳地点了点头,并解释道:“我此次能够顺利来北境也是九皇叔从中帮了忙。”
“康王向来不理会朝政,依你所言,莫不是也有苦衷隐瞒在?”
面对贺绥的质询,萧恪却笑道:“如今阿绥对这朝政之事也是愈发敏感了。只是这话只说对了一半,九皇叔确实有隐瞒,他做皇子时原是和我父王关系不错,所以此次才愿意出手助我。如今我人在边境,对朝堂之事鞭长莫及,也是拜托九皇叔帮忙盯着。”
萧恪这话说得半真半假,即便来日贺绥知晓他和康王的交易,他今日之言也算不上欺骗,至多是瞒下了些许事实。
康王愿意帮他确实是因为他父王的存在,只不过他们这合作也是基于互相算计,本就是各有各的图谋、各有各的野心罢了。
不过贺绥对于萧恪向来是没有什么疑心的,只点头道:“原来如此。只是我方才见你身边近卫都是脸生之人,你那几个近侍都没带在身边?如此恐怕日常支应多有不便之处……”
萧恪却笑道:“阿绥也太小瞧我了。虽说我自小没出过京城,但好歹也是宫里吃过苦的,哪里就照应不好自己了。京中情势复杂,梁砚秋和霍子溪虽聪慧,但到底历练不足,而洪喜虽然有些手段腔调,终归是宫中出来的内侍,行军打仗自不方便带上他,不如将那三人都留在京中,让他们互相照应着。我不在京中的这段时日,就权当是历练了”
“你向来是个有主意的,我也不多劝你。只是军中日子艰苦,到底比不得自己福利。倘若粮草之事顺利,北燕大军不日应会撤军。黄将军虽然今日没说,但军中上下忙碌,已是做好了拔营的准备,到时舟车劳顿,只怕我也顾不太上你,你且自己保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