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88(2 / 2)

加入书签

“我家王爷想要郡王一句承诺。”

“承诺何事?”

“只是条件罢了,王爷说等他想好了要什么届时便来向郡王您索要。”

“……”萧恪并未立刻应允,他端起一旁茶盏。坐在下首的朱昭动了一下,却没来得及开口提醒萧恪,那是自己刚刚用过的茶碗。

不过所幸萧恪也不是真的要喝,只是心中犹豫,借饮茶的间隙,细想那信使所言之事。

朱昭也是个聪慧的,他并不多说什么,抬手招呼不远处侍立的小徒弟,指了指萧恪手中的茶碗。

小太监会意,不多时自帐外提了一壶烧开的热水,贴着帐内的边界地方走到屏风后面去沏了新茶来替换。

过去的时候,正听那传信使言道:“郡王放心,我家王爷自是明白秦太妃和抚宁侯在您心里一顶一得要紧,绝不会动他们的主意。郡王即便应下这承诺,王爷也不会令郡王做有违人伦之事,更与朝廷储位无关,只是图个心安罢了。”

萧恪稍一思忖,确实暂且想不到什么弊端,便点头应道:“本王应下了。”

“郡王是个明白人。”那人自袖中另取出早就准备好的契书,走上前摊开在萧恪手边桌案上。笔迹倒确像是康王的,上面所书皆是这人方才代传之语。

一式两份,连康王的印都盖好了,只等着萧恪在上面签字落印,便算是契成。

萧恪命随行护卫首领取出私印,但他拿在手里却没有立刻落印,而是一边把玩着,一边抬头去瞧那信使。

“说了那许多话,不知先生名姓是哪几个字?”兜兜转转,竟是又将这问题又问了回来。

只是此刻,两人立场已变。那人等着萧恪盖印,不知不觉竟已被置于被动之地。

他愣了片刻,随即朗声大笑,笑中并无讥讽轻蔑之意,倒像是掺了几分真心的。

“无怪乎王爷对燕郡王忌惮颇多,郡王若生了作恶之心,必是世间无人可及。”

“九皇叔向来喜欢怪外抹角骂人,不过这话从先生口中说出,本王但不怎么气了,权当是夸赞听了。那…现下,先生可否如实告知?”

“劳郡王如此挂念。在下姓楚,单名一个寻字。”

楚寻一名报出,萧恪难掩脸上诧异之色。

盖因前世‘楚寻’这名字他十分熟悉。虽未得了庐山真面目,却中过此人几次圈套。上辈子萧定昊将贺绥从他府中弄走,又险些将人送离京师,因此招来他二人矛盾,其中便有此人的手笔。

此刻方知,当初萧定昊身边的谋士之一原是康王的人。这般说来,前世太子因此事险些丢了储位倒也说得通了。

如今楚寻现身北境,摆明了是康王将这副棋作为明牌亮了出来。不论用意如何,总好过如前世那般被蒙在鼓里懵然不知。

“在下这名可是有何不妥?竟令郡王如此神情?”楚寻不是傻子,萧恪如此大的反应自是看得出来的。

萧恪忙敛了面上诧异之色,只道:“并非不妥。而是本王昔日见过一人,名字与先生十分相似,只是为人颇为神秘。本王仅是偶然之机听过此人之名,并未得见其真容。”

除了未提重生之故,萧恪这话也算都是真话,自然说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