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6(2 / 2)
萧恪仍闭目养神,由着洪喜在身后伺候着,闻言嗯了一声道:“叫他进来回话。”
梁砚秋自屏风后绕过来,在堂下站定,“参见主子。”
经过六年多的打磨,他已褪去了曾经的青涩,如今越发成熟稳重,将近而立之年的男人已是燕郡王府负责外务的大管事,各府来往人情已是熟稔于心,这么多年游刃有余做着未见半点差错。他并不需要像当初那样一步一句皆听令再行动,进来听到自家主子应了一声,便自发禀报起来。
“晋王府清楚他家嫡孙与白少爷来往之事,且并无阻拦之意,老晋王过世之后,如今的晋王是偏向太子的,只是晋王府的寻常门客并不知晓此事。侯爷的事八成是宫里透露给了晋王,至于白少爷究竟是从太子那里得知,还是晋王府说的,属下暂且不可查。”
“无妨,晋王府的事也在意料之中。我那位老叔祖还有些骨气在,硬挺着寿终正寝,可他的儿孙却不似他爹那么硬气了,不过到底是圆滑些,没明着面与我作对。”萧恪叹了口气,抬手挥退了洪喜,自己坐起来抬手按了按头。去年年底过世的老晋王算是齐帝的叔叔,虽是个头脑固执的老人家,但到底也还分些是非轻重,如今过世后长子袭了晋王的爵位,心思倒是活络了不少。
梁砚秋回道:“老晋王在世时为了主子父亲的事一直与咱们府少有来往,如今承袭王位的这位把主意打到了白少爷身上,怕是也有东宫授意。皇后娘娘过世后,祁太尉也跟着受了冷待,太子殿下背后怕是不安稳了。”
萧恪闻言丢开了手中的奏折,冷笑一声道:“太子爷未雨绸缪,几年前就想着拉拢牧姐他们夫妇了,与其说借晋王拉拢白琮,不如说借白琮和牧姐夫妇拉拢晋王府,只不过老晋王过世得突然,早些时候的谋划白费罢了。晋王府那小子娇生惯养长大,没那么多歪心思,八成也是府里上下宠着,没觉得与白琮亲近会如何,也就随小孙儿去了。”
“自早些年太子将白少爷救回后,东宫一直对抚宁侯府多加照拂,主子不怕……”
“怕什么?牧姐又不是那等会被小恩小惠收买的寻常妇人,贺老将军的一双儿女皆人中龙凤,多年为将岂会看不懂朝局轻重?”
“是属下妄言了。”
“不必说这些虚的,既是在府里,自然畅所欲言,只要在外不失了这个度便罢。”
“是,谢主子。”
“晋王府的事我心里已有数了,日后不必留下那么多人守着了,只要保证晋王府里咱们那条线不断就成。至于日后……东宫的戒备不比咱们差,白琮那小子年岁渐长也变聪明了不少,我不愿为他的事和牧姐生出嫌隙来,也一并将人撤回来些。撤回来的人手全部挪到韩国公府上去。”
韩国公是太子妃的父亲,那父子俩是妥妥支持太子的一派,如今祁太尉在朝中权柄逐渐不复当年,作为太子的岳家,楚氏必是要为太子稳固地位出力的,这时候盯着韩国公府倒也是情理之中。
梁砚秋本是这么想着的,却忽然听萧恪说道:“我倒好奇,若太子妃和韩国公知道太子与白琮不清不楚是什么反应?”
“主子,您?”
“怎么?想说不可能?你主子我便是同男子结了姻缘的人,太子殿下不能光明正大承认,不代表他不做。求而不得的执念压在心中多年,若是此时有一面貌与心上人七八分相像的人日日在跟前,且从不戒备远离,这事若换了你……你能保证一直相安无事?”
“……属下明白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