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52(2 / 2)

加入书签

“呵。诸位大人可听清楚来龙去脉了?”

陈汴愣了下,随即带头说道:“是。微臣等都听明白了,杜慷之罪罄竹难书,此时还在妄图攀蔑王爷,实数罪大恶极。”

“陈大人这官做得明白。”

得了萧恪的肯定,陈汴想起他本家的亲戚也曾参与到当年梁家的冤案之中,不由抬头瞧了梁砚秋一眼,又奉承道:“微臣虽在大理寺供职时日不长,却也听同僚讲起过梁大人的事,之前只觉得颇为惋惜,如今见梁家公子被王爷所救,心中顿感庆幸,还好有王爷如此慈心,才不至于断了梁大人的根。”

陈汴有没有真的听过梁惜年的事皆不重要,此刻讨好萧恪才是将来平步青云的阶梯,陈汴为官多年,自然知道什么话说来好听。

未等萧恪吩咐,他便又主动请示道:“王爷您看……既是祝大人已去请了晋王,是否要再问一问人犯,他与晋王有何勾连之事?”

先前大理寺卿顾及杜慷那个在宫中当昭容娘娘的女儿,下手不敢太过,如今听杜慷攀咬起荣亲王来,陈汴便清楚无论如何,杜慷此次都必死无疑,是而称呼上也没了顾忌,只称其为人犯,又有意在大理寺卿回来之前在萧恪面前好好表现一番,见萧恪点头默许,也便拿出本事来仔细审问。

掌刑的狱吏是他们从刑部借的,祖辈也是做狱中营生的,自有些本事传承下来。上面的人有了吩咐,便直接甩开膀子招呼上,且专挑那伤人不见血的法子用着。

萧恪从头到尾一言不发,只是在那狱吏取了桑皮纸出来时手上略顿了下,大抵是之前濒死的记忆又被勾起,看着被困在刑架子上的杜慷拼命挣扎四肢,总感觉心口也有些堵得慌。

梁砚秋虽然看着仇人受刑心中痛快,却也没有忘记自己的本分,他是头一个注意到萧恪情况不对的人。再一看杜慷正受的刑,立时便明白了,直接端起了桌上已放凉的茶来,出声说道:“主子这茶都凉了,不如换碗热茶来?”

萧恪抬眼瞧了他一下,没说话,只微微点了下头。

陈汴听到梁砚秋的话,立刻听了手中的‘正事’,见萧恪神色疲惫,便凑过来悉心询问道:“王爷可是看乏了?这狱中湿冷,不如王爷先随着微臣移步去干净屋子暂歇片刻,左右祝大人去请晋王,想来一时半刻应当回不来。再说,审人犯这等小事哪能劳动您时时盯着,臣等自然要尽忠办事,为陛下和王爷…分忧。”

后面还有一个晋王要审,萧恪目的已达到,他瞅了眼梁砚秋。

“主子,陈大人说得极是,您事必躬亲也是极容易累着的,不妨歇一歇,想来几位大人自然会将此事料理好。”

陈汴赶忙接话称是,萧恪这才点头应了一声,又吩咐道:“晋王叔若是来了,先请来同本王说说话,总归是皇亲,先礼后兵也是应该。”

“是,王爷英明。”

等陈汴带人离开,梁砚秋才开口小心询问道:“主子可是想起了不好的事,身子不适?”

萧恪长叹了口气,看着自己的右手,幽幽道:“亏得你眼尖,我以为自己不惧这些的……到底还是逃不过。见杜慷如我当初那般挣扎,心里实在堵得慌。”

“主子尽管宽心。如今,再没有人能对您如何了,您只需记得以牙还牙便可。”

萧恪闻言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