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8(2 / 2)

加入书签

南乔想起什么,又补了句:

“噢对了,要是有人问起《红火万家》的编曲,你就说不知道。”

“好的。”

两分钟后,台上彩排结束。

其他人员忙着清理舞台上的道具,以方便让下一波演员登场。

只有那个唱歌的女孩,手里绞着辫子,哼着小调盛气凌人地率先下了台。

迎面撞见市文工团的人,她顿住脚步,手背在身后,下巴一抬,笑嘻嘻地问:

“怎么样?是不是让你们大开眼界了?”

目光扫过南乔脸上时,停留几秒,眼里惊艳的光一闪而逝,兴致缺缺地拍拍手,哼着歌继续往后台更衣室走。

只留下一句:

“啧啧,光长得漂亮有什么用。

看了这么多节目,一个能打的也没有。”

“……”好狂妄,好嚣张。

马冬梅怕南乔听了生气,拽了拽她袖子:

“咱别跟她一般见识,不就弄了艘破船嘛,有什么了不起,咱们下次整个更大的。”

南乔捋了捋自己裙子,好整以暇地说:“今天才二十八,距离正式演出还有两天,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这姑娘急于表现,太早把实力暴露了,偏偏为人还不知低调,四处树敌。

台下,其他文工团那么多双眼睛都盯着呢。

第94章 两副面孔

正如南乔所料,江县文工团的《龙船调》一出,其他文工团领导纷纷坐不住了,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出去弄道具。

一时间,正经排练的没几个,全在后台忙服化道。

李团长和杨指导看别人干得热火朝天,心里也彷徨,赶紧召集大家开会商量对策。

“大家畅所欲言,有什么想法尽管说,说错了也没关系,可以一起讨论讨论。”

借用的剧院办公室不大,李团长话音一落,众人七嘴八舌议论开来。

——“咱们要不要也弄些油纸伞、红灯笼啥的?要不然舞台光秃秃的,不好看。”

——“这些东西太平常了,没意思,要搞就搞个大的,来个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怎么惊人?人家做船,我们做条龙舟?”

——“龙舟?就两天功夫,你做的出来吗?那玩意没几个月搞不出来。”

——“嘿,搞不出来可以借啊!”

——“借来干嘛?划龙舟?现在是国庆又不是端午。”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们说怎么办吧。”

“……”

李团长被吵得头疼,摆手示意大家安静,目光征询地看向南乔,语气透着希冀:

“南乔,你的意见呢?没关系,大胆说说看。”

有同类在,南乔并不打算暴露自己。

她佯装苦思冥想良久,遺憾地摇头:“抱歉,李团长,我没有想到合适的点子。”

李团长面上难掩失望,咳嗽了声,说道:“没关系,没关系,要是想到什么,随时过来找我。”

“是!团长!”

又开了半个小时的会,最后李团长还是决定跟随大流,去弄些红灯笼。

忙碌的一夜过去,到了九月二十九日彩排这天,各文工团舞台上多了许多莫名奇妙的道具,有扛着纸马的,有抬着竹筏的,拿灯笼的就有好几家……

花花绿绿,五彩斑斓。

但,临时赶出来的东西,粗枝烂叶而已。

对此,唱《龙船调》的赵雪娟嗤之以鼻,完全没放在眼里。

“哼,真是什么垃圾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