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拜码头(2 / 2)
如果不是三司真的缺人才,如果不是张丶范二人确实赏识陆北顾,这种特殊情形是不可能出现的。
更何况,案主官还只是起点!
有着张方平和范祥这两位三司系统内的顶级大佬当靠山,只要陆北顾能在眼前大宋财政危局的情况下干出实打实的成绩来,将来不管是外调地方的转运使司系统,还是继续留在三司系统内,前途都是一片光明。
这种机会,可以说是可遇而不可求!
要是陆北顾真的不给面子,那就是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了,以后都不见得再会出现这麽好的机会。
此时的他,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头顶,连窗外凛冽的风雪寒意都仿佛被驱散了。
「学生陆北顾,何德何能,蒙张公丶范公如此青眼,期以重任!」
他整了整因久坐而微皱的丝绵袍,神色庄重,后退一步,对着端坐于上的张方平与范祥,深深一揖,直至腰背与地面平行,动作一丝不苟,尽显恭敬。
「张相公刚正不阿,力挽狂澜于既倒;范公雷厉风行,涤荡积弊于西南!能追随二位左右,为朝廷分忧,为生民解困,实乃学生平生之志!」
陆北顾直起身,目光迎向两位重臣,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今日,学生在此,愿拜于二公门下!他日若能幸登金榜,必当竭尽驽钝,不负所托!」
张方平与范祥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欣慰,以及对未来的期冀。
国朝重臣,没有哪个是不靠贵人提携能登上高位的。
每个人,都有衣钵传承。
而眼下能继承张丶范这两位经济方面技术官僚衣钵的年轻人,并不多。
毕竟在这个时代,读书人里真正能搞懂国家经济的人,本来就少之又少,绝大多数人,都是只会读死书的。
所以,陆北顾这样一个既对经济有深刻理解并且思维还很活跃的年轻人,在他们的眼中,显得格外珍贵。
更何况,陆北顾还不是那种需要长时间锻炼才能堪用的人,而是一个「即战力」,属于是直接拿来就能用的人才。
或许他会因为经验不足而显得不够成熟老练,但为挽救财政危局冲锋陷阵,负责执行某项具体的改革事务,绝对是没有问题的。
这对于张方平和范祥来讲,就足够了。
毕竟更高层次的博弈,以及更深的考量,是由他们来做的。
他们现在需要的,是一柄锋利的剑。
「好!好!」
张方平抚掌,脸上终于露出今晚第一个真正舒展的笑容。
「得此良材,幸甚至哉!」
范祥也含笑点头,亲自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自家人,不必如此拘礼。从今往后,你便是我等门下之人,安心备考,我俩静待佳音!」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