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2章 殿试(2 / 2)

加入书签

天际刚泛起鱼肚白,便见宫门前已是人头攒动,三百馀名新科贡士齐聚于此,各色襴衫在晨雾中连成一片。

显然,大家都是争先恐后地早点到,生怕到的晚了,而比规定时间还提前到达了一阵子的陆北顾,反而算是来的比较晚的了。

「看,陆省元来了!」

不知谁低呼一声,无数道目光霎时聚焦在从宋庠马车上下来的陆北顾身上。

有艳羡,有探究,更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苏轼挤过来一把拉住他:「你可算来了!方才还在说,若省元缺席,这殿试岂不失色?」

他声音洪亮,引得周遭几位士子纷纷侧目。

虽然是随口一说吧,但其实挺乌鸦嘴的.

而曾巩在一旁微微颔首,目光却敏锐地察觉到了陆北顾略显苍白的脸色:「昨夜不曾安睡?」

昨天的事情,陆北顾当然不能说,他只能说自己有些紧张。

又等了好一会儿,宫门方才缓缓开启,而前头礼官的唱喏声也随之穿透晨雾:「诸贡士整冠肃容——」

众人顿时肃静,按省试名次排成数列。

陆北顾作为省元自然站在最前,他甚至能清晰看见宫门内延伸出的御道。

他深吸一口气,整了整特意穿上的那件半旧青衫.既然欧阳修告诉他不能穿新衣,旧衣总不会出错。

「宣嘉佑二年贡士入觐——」

唱喏声再起,众人鱼贯而入。

穿过重重宫门,崇政殿内早已设好试案。

三百馀张木案排列整齐,每张案上都备着文房四宝,全都是品质极佳的贡品。

随后,他们开始等待。

倒也称不上「皇权的下马威」,大宋对读书人不错,没让他们在宣德门外面吹冷风,只是在殿里坐等殿试开始时间的到来而已。

至于为什麽要提前这麽久让参加殿试的贡士们在这里乾等着,那自然是因为之前出过岔子呗只能说,每一条看起来很奇怪的规矩,都是有道理的。

此刻,禁中深处。

官家赵祯立于殿内,由几位宫人小心翼翼地服侍着更换殿试所需的正式冠服。

他伸展双臂,任由两名宫女将服袍披上身,丝滑的锦缎掠过里衣,而还有两名宫女跪在一旁,正仔细地为他系紧腰间玉带上的金扣。

「昨天朕歇息的时候,武继隆来过?」赵祯看似不经意地问道。

旁边的邓宣言心里一跳。

官家在禁中是有自己的眼线的,在清醒状态下,自然不可能被人蒙蔽。

毕竟,昨天的事情是有好些宫人看到了的,而这里面,不知道谁就会向官家通报此事。

而且官家这话说的明显是知道了事情经过,他怎麽可能敢否认呢?

邓宣言赶紧回答道:「是,他来过。」

「嗯。」

赵祯不可置否,并没有对昨天武继隆呈送枢密院文书的事情评价什麽,反而说道:「现在朕想想,还觉得前几日党项刺客那事危险,你说说,徽柔那孩子怎麽就这麽胆大了?竟真寻了个由头出宫去了。」

邓宣言连忙上前半步,轻声细语地回话:「公主殿下也是听闻那『眼镜』新奇,心生好奇,才」

赵祯从鼻子里轻轻哼出一声,似是轻笑,又似是无奈。

「好奇?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她那般性子,几时对这些匠作奇巧之物如此上心了?」

他顿了顿,语气忽然带上了几分戏谑:「女大不中留喽。」

殿内侍奉的宫人们闻言,皆低眉敛目,不敢发出丝毫声响,连呼吸都放轻了。

赵祯等了片刻,不见回应,也不再言,自顾自地笑了笑。

他抬手,让内侍将沉甸甸的镂金发冠为他戴正,调整好角度。

恰此时,殿外传来细微的环佩轻响,伴随着清浅的脚步声。

穿着宫装的福康公主赵徽柔正出现在殿门处,她快步走进殿内,来到官家身旁。

赵祯垂眸看了女儿一眼,见她今日明显特意装扮过,珠翠生辉,衣裙华美,眉眼间却藏着一丝紧张,心中更是了然。

他不再多言,只伸出手,轻轻拍掉了女儿搀扶过来的手。

「朕还没那麽老呢。」

听着父皇话里有话,赵徽柔也是半点都不敢辩解,直接摇着他的胳膊哄着来,声音比平日更软糯几分:「父皇当然不老,圣心明鉴,天下的事情没有能瞒过父皇的。」

见女儿懂他的意思,赵祯仅有的那点不满意也就烟消云散了.他不是不清楚谁是忠臣谁是奸臣,只不过对于皇帝来讲,这都不重要,下面的人适当倾轧,才能让皇帝稳坐「仲裁者」的角色。

他能让一个人青云直上,就能让一个人万劫不复,存乎一心而已。

至于陆北顾,因为陆北顾刚救过他的女儿,而且一直以来他对其人印象都不错《仲达论》写的合乎他的心意,《英雄论》也确实挫败夏使给大宋长脸了,所以他并不打算真的因为这种明显的陷害而去下令逮捕陆北顾。

但他不这样做,不代表别人能欺瞒他,或者代替他做出这种决定。

——哪怕别人这麽做有自己的理由。

所以,对于邓宣言和赵徽柔,赵祯是一定要敲打的。

只不过这件事情枢密院虽然搞得很重视,但其实说到底只是一件小事而已,故此他只是口头警告一下,让这些身边的人不要以为他不知道,以后也不敢再欺瞒于他,就可以了。

而如果因为这种事情,把君臣丶父女之间的关系闹得很僵,那也没什麽必要,赵祯还需要这些人帮助他控制宫闱,保护他的安全呢。

更衣既毕,赵祯神情一肃,整个人的气场陡然变得威严。

他在福康公主与邓宣言一左一右的虚扶下,缓步向外行去,两侧宫人内侍屏息躬身,队伍肃穆,仪仗悄然随行,朝着举行殿试的崇政殿而去。

「陛下驾到——」

内侍尖细悠长的唱喏声划破殿内的寂静。

所有人,包括陆北顾在内,立刻起身,依礼躬身垂首。

殿试,终于要开始了。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