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二十四章 势如破竹:我赌这条河里没有洪水!(2 / 2)

加入书签

前者的速度属于大友家,后者的速度则属于东海国的外五旗仆从军。

一追一逃很快就深入了东海国腹地。

当三天后,经过一番不算艰苦的战斗陷落高良山要塞时,欣喜若狂的大友义镇跪在十字架前祈祷,认为这一切都是神对他的恩赐。

亲自主持举行了圣十字教会的弥撒仪式后,他就在高良山要塞设宴款待自己的家臣们。

按照不同的地位分列两侧。

地位最高的是「家老」,作为大名的首席重臣,通过合议制管理藩属领地诸多政务,地位仅次于藩主。

【雷鬼】立花道雪丶【不败奇将】高桥绍运当仁不让。

接下来的「一门众」是大友氏的本家亲戚,地位高低因大名态度而异,大友家的一门众待遇还可以。

大友镇周丶大友绍铁都是身高超过一米五五的猛将。

「谱代家臣」是世代效忠主家的家臣,放在大昭就是权贵家里的亲兵丶家生子。

「旗本」则是能力出众由大名直接提拔的重臣。

最后的「外样」则是新归降的武士或大名,这次也来了不少,很多都是七藩国原本的流亡大名和豪族丶武士。

不仅有家臣还有徵召的游女作陪,全军上下都面色轻松,觉得胜局已定。

有指望大友义镇帮自己夺回领地的外样大名起身谦卑敬酒:

「外臣敬丰前守殿一杯。

按现在的速度,用不了多久您就能收复七国统一九藩岛,掌握西海一道,成为名副其实的九藩探题了。」

周围一群人跟着附和:

「那写出《海权论》的王家当主虚有其名,只有嘴皮子上的功夫,哪里比得上丰前守殿用兵如神?」

「说的没错,敬我们的军神」

一部分追随大友义镇改信的家臣恭维更加露骨:

「等一统九藩岛,再向全岛推广圣十字教会,以您的功绩在升天后说不定可以成为瀛洲的主保圣人【圣弗朗西斯科】呢!」

这些天接连的胜利本就让大友义镇志得意满,家臣的一句句恭维更是全都说到了他的心坎里。

这个时候已经没任何人能阻止他称圣的野心。

宴会过半,前方侦查情报的忍者回来奏报:

「发现敌军在前方筑后川东岸的高良山丘陵地带建立防线,守住了唯一一条过河的通道。

这次应该是东海国集结的主力。」

筑后川发源于九藩腹地的山区,全长三百里,是九藩岛第一大河。

也是东海国最后的一道天然防线。

只要渡过筑后川,接下来大友家就能长驱直入,沿着官道直达疍民的统治中枢平湖港。

他们中很多人都清楚地记得,几年前东海国之所以能打下这麽多大的地盘,全都是因为王家一代当主靖海王是一位二品【白水郎】。

他趁着雨季,带领自己的三千五峰选沿这条水量丰沛的筑后川一路横扫了沿途所有的藩国。

这条大河改变了他们中很多人的命运。

家老重臣【雷鬼】立花道雪查看了看地图,躬身向大友义镇谏言道:

「主公,现在是六月已经进入雨季,我们要提防东海国最擅长的水攻啊!

吃过一次的教训不能再吃第二次。」

大友义镇脑子还算清醒,知道事情轻重,于是召来一位随军的六品【阴阳师】命令他卜筮天气。

阴阳师们虽然官阶并不高,但却多受权臣贵族的仰仗,其地位远远凌驾于一般官员和武士之上,跟大昭的天班道士差不多。

六品阴阳师开坛做法后,对大友义镇恭敬行礼:

「丰前守殿,六到八月才是九藩岛梅雨和台风的高发季节,在此之前筑后川的水量并不大。

内臣已经用雨女卜筮,可以用人头担保未来五天之内筑后川流域都只有小雨,雨量完全不足以创造水攻的条件。

就算有人在上游筑坝,也对我军产生不了任何威胁。」

大友义镇大喜:

「非常好。神果然在眷顾着我们!」

抓起手边匣子里的几枚金判赏给了阴阳师。

抬头看向海上,心中振奋:

「卡洛告男爵这个时候应该已经带领他的舰队杀向东海国的大本营平户港。

一旦王家丢失平湖大本营,我等七国豪族就能号召原本领地上的领民造反,一口气将唐人赶下大海。」

「如今唯一不确定的就是,那位王家二代当主到底是会死在我们的刀下,还是死在卡洛告男爵的炮口之下了。

传令下去,谁能为我讨取靖海王,我就把女儿嫁给他,让他成为大友家的女婿!」

「吼!」

大军气势如虹,稍作休整,便整军杀向筑后川。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