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5章 开业(五千)(2 / 2)

加入书签

韩春燕拿着一沓宣传单走出餐厅,迈着小颠步一扭一扭地走到了路口。她通过了餐厅的培训,成为了餐厅的实习员工,很珍惜这一份工作。

她见到个穿着黑色羽绒服的男子走了过来,笑着迎上前去:「同志您好!我们蜀香居餐厅今天开业,8折优惠大酬宾。不光有好吃的川菜,还有各式各样的新鲜蔬菜……」

男子接过一张宣传单,瞅了一眼:「这宣传单上说的是真是假?上面写的那些青菜你们真有?」

「有!我们餐厅主打的就是新鲜蔬菜,您在别的地儿根本吃不到。而且价格还不贵!」

「听说年前崇文门菜市场有卖新鲜蔬菜的,结果我跑了好几趟,连个菜叶子都没见到。你可别拿假消息忽悠我,到时候我带媳妇儿去了,吃不着,可别怪我砸你场子。」

「您放心,我们餐厅绝对有新鲜蔬菜。今天早上送菜我都见到了。」

「那成,中午我就过去尝尝。」

「我们店顺着路北往前走50米就到了,特别好找。」韩春燕目送对方离开后,继续发传单。

……

临近11点,发传单的服务员陆续返回。门口站着两名服务员,已经做好了迎接客人的准备。

李哲和谭静雅坐在靠墙边的桌子旁,低声说着什麽。

突然,门口响起一个声音:「欢迎光临!」

李哲扭头看去,见到两个熟悉的人站在门口——魏敏和白云笙。

两人都穿着红色羽绒服,看起来十分喜庆。

李哲起身迎接:「魏记者,白同志,欢迎欢迎。」

魏敏打趣道:「李老板,我不请自到,又来您这蹭饭了。」

李哲笑道:「你们乐意来是好事,说明我们餐厅做的菜好吃。今儿个你们两个随便点,算在我的帐上。」

白云笙将一个袋子递给李哲:「李老板,这是送您的礼物,祝您开业大吉,生意兴隆。」

「谢谢。」李哲接过袋子,往里瞅了一眼,看着像是一个摆件。

魏敏说道:「老白送的是金蟾。今天餐厅开业,您刚好摆上,招财进宝,图个喜庆。」

「借您吉言。」李哲也不客气,直接将里面的摆件拿出来——是个铜制的金蟾,做工很精细,很上档次,适合放在收银台上。「白同志,谢谢您的礼物,我很喜欢。」

李哲将金蟾递给谭静雅,示意她摆在收银台上,又对着魏敏和白云笙做了个请的手势:「坐下说。你们今天来的正好,我们餐厅上了新菜,你们俩正好可以尝尝。」

魏敏笑道:「李哥,我虽然没带礼物,但也不白吃你的。我们《晨光日报》有个美食专栏,我给你这餐厅写篇报导怎麽样?就当是抵了今儿个的饭钱。」

「哈哈,那我可赚大发了。」这个年代报纸的影响力很大,魏敏的一篇报导可比一顿饭值钱。

服务员端着一壶茶水走过来,给三人倒上茶水。

李哲问道:「有什麽需要我做的吗?」

魏敏说道:「咱都这麽熟悉了,你的情况我都了解,就不采访你了。一会等客人多了,我拍几张照片,再采访几个就餐的客人,一篇稿子也就差不多了。毕竟是美食专栏,没那麽严谨。」

说话的功夫,餐厅也开始上人了。

其实,从2月20日开始,李哲就已经在发宣传单了。前两天,也贴上了开业酬宾的海报,主要宣传的就是反季节蔬菜。

从今天的情况看,效果还是不错的。

过了十一点半,客人开始变多。

临近晌午,一楼的大堂已经基本坐满了。

一对年轻的夫妇走进餐厅。男子穿着一身黑色羽绒服,女人梳着马尾辫,挺着大肚子,像是个孕妇。

「欢迎光临!」服务员微微躬身。

黑色羽绒服男子瞅了一眼:「你们餐厅人不少啊,还有位置吗?」

「里面还有一桌,两位跟我来吧。」服务员将两人领到里面靠墙的位置,递上一份菜单:「两位想吃点啥?我们餐厅以川菜为主,还有各种新鲜的蔬菜。」

梳着马尾辫的孕妇问:「你们这有黄瓜吗?」

服务员介绍道:「有。您想吃黄瓜,可以点宫保鸡丁,这是一道改良菜,里面有黄瓜丁。」

梳着马尾辫的孕妇说:「不,我要吃拍黄瓜,多放点醋。」

服务员有些为难:「同志,不好意思,我们餐厅没有这道菜。」

穿着黑色羽绒服的男子说:「这菜有什麽难度?有黄瓜就能做。问问你们老板,该出多少钱,我们给。」

「您稍等。」服务员有些为难,赶忙找到了谭静雅,说明了情况。

谭静雅瞅了两人一眼,看着不像是闹事的:「告诉他们,黄瓜金贵丶成本高,小份的拍黄瓜5块一份,大份的十块一份。」

服务员又走过去,回复了黑色羽绒服的男子。黑色羽绒服的男子直接点了一个大份黄瓜,又点了一道宫保鸡丁和双椒鱼头。

魏敏一直观察着店里的情况,也看到了刚才的一幕,心下有些好奇,走过来问道:「同志您好,我是《晨光日报》的记者,正在写一篇美食专栏的稿子,能采访您一下吗?」

「成啊,你要采访啥,问吧。」黑色羽绒服的男子爽快地答应了。

魏敏疑惑道:「我看您刚才点菜,特意要了一旁菜单上没有的拍黄瓜,这是为啥?」

「嘿,我媳妇怀孕,现在害喜得厉害,就想吃口新鲜的拍黄瓜。」黑色羽绒服的男子摊摊手:「我也知道,在川菜馆点这菜不合适,但其他地方也没有黄瓜卖啊?」

很快,一盘拍黄瓜端上餐桌。翠绿的黄瓜上浇了个料汁,很简单的一道家常菜。

马尾辫的孕妇拿起筷子夹了一块黄瓜放进嘴里,「咯吱咯吱」发出一阵脆生生的咀嚼声。

黑色羽绒服的男子问道:「媳妇儿,好吃吗?」

马尾辫的孕妇连连点头:「嗯,这黄瓜真好,鲜嫩水灵,比夏天的还好吃,料汁也够酸。」说着,她夹了第二块。

黑色羽绒服的男子嘿嘿一笑:「你喜欢吃就成。」

魏敏见到隔壁桌坐着一个白头发老头,穿着一身中山装,戴个黑框眼镜。她走过去问道:「大爷,您是一个人来的?」

白头发大爷拍了拍桌子上的木质食盒:「我带回去吃。」

魏敏反问:「大爷,您既然来了,为啥不在这吃?这带回去还能好吃吗?」

「我老伴生病了,受不得风。我带回去跟她一块吃。我们年纪大了,大鱼大肉吃不动,就想吃点清淡的蔬菜……」

魏敏记录得很认真。她以前很少关注民生报导,满脑子都是采访大新闻,哪里危险往哪里跑,觉得那才算成功,那才是记者应该乾的。

今天的采访让她有了新体验,感触到了采访的「真实「和「温度「……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