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5章 皇帝送给宋时安的礼物(1 / 2)

加入书签

第115章 皇帝送给宋时安的礼物

听到这句话,皇帝表情虽依旧平静,但他还是闭上眼晴,长舒了一口气,

其实在姬渊宣布三日屠城却没拿下朔风那一刻,他差不多就已经预料到齐军的撤退了。

哪怕姬渊特意的又用一场胜仗把气势强行挽回,也无法改变大势。

不过战场,是瞬息万变的。

期间还经历了一次疤疾,朔风也早就燃尽了。

今年的雪,还降的稍晚一些。

任何变数,都是有可能出现的。

只有姬渊真的撤退,那才是真正的赢。

「陈宝,拿给朕。」

皇帝伸出手。

陈宝赶紧把军报呈给他。

在仔细的过目后,他还得知了除了赢以外,有些别的插曲。

「姬渊还于大军前与生见面了。」想到了这一幕,他感到有些好笑,「这大虞的储君,还需要你来插手?」

话题太敏感,陈宝绷着表情,没有流露出任何的倾向。

「陈宝,你觉得前方战胜的军情,现在就向全城通报吗?」皇帝问陈宝。

陈宝稍作思索后,回答道:「陛下,奴婢认为,我大虞对这一场大胜已经期盼太久了。向全城通报,六殿下在朔风立下的不世之功,可振奋天下百姓。」

「那明日早晨,就通报吧。」皇帝说。

「是。」

陈宝回答后,但心里有些不解。

如此大胜的好消息,为何今日不报?

那今日,做什麽。

「现在,招几位勋贵武将,到军机室来。」皇帝道。

「是。」

「你知道来做什麽吗?」皇帝问。

「回陛下,奴婢愚钝,不晓圣意。」陈宝答。

「来了,就吃吃饭吧。」

将军报合着,递到一旁,皇帝道:「会后,再发散一些流言,就说北方战事不利,朔风已丢。」

皇帝说到这个份上,陈宝便做出完全意会的样子,道:「陛下,奴蜱明白了。」

这一仗,是打赢了。

但不希望这一仗赢的人,有很多。

那就,钓一次鱼。

毕竟朝廷已经下达了全面支援的命令,还打了这麽久,这个时候输了,谁高兴,谁就是反贼。

这些天来,那些喻喻闹闹的声音,让皇帝已经感觉到了厌烦。

「骂宋时安的人太多了,他不可能都记仇。但临了回城,还要跳出来,就真的有点让人生厌了。」皇帝轻描淡写的说道,「让锦衣卫出来干活吧,最好抓几个品级高的。」

「那陛下,如若没人跳出来呢?」陈宝小心翼翼的问。

皇帝徐徐的转过头,看向了案上,那叠成一的,弹劾宋时安和宋氏的奏疏,冷峻道:「那就让他,挨着杀吧。」

孙恒连今日的大理寺工作都没做完,便匆忙的回到司徒府邸。

在将所有人都遣走后,在大堂中,他喜笑颜开道:「父亲,朔风好像丢了。」

「真的?」听到这个,孙琰眼晴一亮,整个人仿佛都年轻了十岁。

虽然他不请兵法,但对于战争还是相当有理解的,那就是一座相当好打的城池,打的时间越久,那麽拿下的可能性就越低。

这是一个相对论。

攻城的死伤永远都比守城的大。

越拖下去,因为死亡概率越大,攻城士兵的士气也会越低。反之,拖得越久,守城土兵的希望越大,土气则会越高昂。

此消彼长后,只剩下僵持。

甚至,他早就做好了宋时安得胜回朝的打算。

姬渊,终于等到你了。

「是军队里在流传,说朔风丢了。」孙恒道。

「军队里?还是流传?」孙琰眉头皱了起来,有些斥责的问道,「你怎能拿此事当真?」

「父亲,八百里加急刚回城进宫,没过多久,陛下就将多位勋贵召到城中,甚至还包括那个儿子打了大败仗的荀候这可能就是赵湘和再进都死了,陛下对他们表示告慰啊。」孙恒猜测。

「如若是胜了,何须将武官召到军机室开会?」孙琰也觉得有可能是输了,因为按道理,胜了就直接大告天下,以慰民心了。

但一这样想,他又感觉到不太对劲。

先前的情报,都源自于一些机要部门接受到的皇帝命令。

因为如果有军事行动,不可能只是勋贵参与其中。

管粮食的,管马的,还有管官员任命的尚书台,那都是要一起动的。

其中不乏一些孙氏的门生故吏,因此消息都是准确的。

这次,怎麽就是个流传呢?

且前脚请勋贵,后脚就流传。

「就算真的是打了败仗,也没必要高兴的太早,等陛下通告再说。」很快的,孙司徒便警惕起来,说道,「告诉其馀人,千万不要在这个时候做任何事情,按兵不动。并且,

一个个都把嘴巴管好,不要表现出任何的欣喜。」

流传前方打了败仗,你笑出了声,那你悬梁上的锦衣卫听到了,不得也把你抓去杀了?

「那父亲,难道真的没有丢城吗?」孙恒有些不安的问道。

「等通知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