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2章 可叹南朝多鼠辈,只将血肉筑高台!(1 / 2)

加入书签

第142章 可叹南朝多鼠辈,只将血肉筑高台!

十二月下旬,本来朝廷应该忙着准备年度财政结算丶官员绩效结算,准备开年大朝会,但却因为辽西的战事陷入了阴霾。

皇太极估摸着时间,从山海关前撤退,撤退前攻破八里铺丶铁厂铺丶永安堡丶三山营堡等堡垒。由于皇太极斜插山海关,这些原本作为山海关前哨的军堡驻军来不及撤退,驻军五百三十九名全军覆没。

前屯丶中前所丶中后所处驻军仅有千馀,面对皇太极的两万骑兵,龟缩自保尚且过得心惊胆战,更何谈救援?!

皇太极于山海关前立柱悬挂明军尸首,又于姜女庙前垒首为观,于墙壁上题字嘲讽:

秦筑坚城汉设关,方夫枯骨垒如山。

缩头岂是男儿志?空耗民膏护懦顽!

铁骑如风掠塞来,尔辈惶惶闭城哀。

可叹南朝多鼠辈,只将血肉筑高台!

这首诗传回京师的时候,群臣沸腾了,主战派情绪空前高涨,主和派大明已经没有主和派了!

除了叫嚣着要出战,更多的是对于辽东经略袁可立的弹劾:出了那麽大的事情丶建奴在辽西闹了个天翻地覆,他这个经略连个解释都没有。

倘若辽西走廊让建奴如入无人之境,那麽当初朝廷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收复的锦州丶打造的宁远城,又有什麽意义?倒不如按照王在晋丶高第的意见,直接撤回山海关内得了。

王在晋闻言不乐意了,他说他当初是说要撤守山海关,但不是说要完全龟缩关内,只是相比于孙承宗的三方布置丶收复辽东丶直接从锦州构筑防线的策略,他更倾向于从山海关开始构筑防线丶建造堡垒丶步步推进而已。

这是当时局势恶化丶兵备废弛丶面对建奴猛攻无以御之下的无奈计策。如今宁远丶锦州已经修筑完备了,怎麽能翻旧帐呢?!

但他对袁可立还是很不爽的,他当初说:「于山建山寨二,以为退守计。而三道关俱可人。盖法云,置之死地而生。经臣言边兵善走也。

即杀不能止,沉火势散,谁复为杀者。故为两城以固其心,而实置之死以励其必死之气,臣遂无以应。」

他觉得辽兵擅走,可以将他们放在山海关外,让他们无路可退,不得与建奴拼死作战。但现在山海关外是有两个城池了,可这城池修筑得太结实了,关外的辽兵还是不敢跟建奴作战。

王在晋很生气,上书弹劾了一大串人,让皇帝把袁可立罢免,把祖大寿丶满桂抓回来治罪。

「陛下,袁可立经辽一年无所作为,面对建奴畏战自保,竟不发一矢,不敢鸣一言,

请陛下将其罢!臣自请出镇辽西,节制诸将,迎战黄台吉,一雪前耻,以壮国威!臣愿立下军令状,若臣有畏敌之举,请陛下斩臣头!!!」王在普慷慨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