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我得死啊,我不死,他们怎麽活呢?(1 / 2)
第221章 我得死啊,我不死,他们怎麽活呢?(3k)
乱军大营已经乱成一团。
不过唯有中军大帐这边,始终稳如磐石。
因为这儿的兵卒,全都是最开始跟着应天大将军的老卒!
西南大旱是从三年前开始的。
年关过后,天空便再无雨落。然而,此地素称西南水乡,河泽遍布,是以无论官民,起初皆未过分忧虑,依旧按部就班地耕作。
即便那些深谙天时的老者,也大多认为收成至多比往年略减,断不至于颗粒无收。甚至不少官员乃至百姓,还为始终没有暴雨而颇感高兴。
毕竟,西南这块地方,可是鱼米之乡啊!
大旱,从前朝开始,就没听过了,反倒是洪涝时常出现。
没有暴雨,就意味着没有洪涝,没有洪涝,就意味着怎麽都能有不少收成。
可一直到雨季快要过去,都还是一滴雨也没有的时候,人们才慢慢惊觉可能要出大事了。
但那时候,就已经晚了。或者说,凡夫俗子,在这般天灾面前,从一开始就没有反抗的能力。
大旱第一年,地方还能靠着以往积蓄硬抗,大旱第二年,哪怕朝廷从各地徵调粮食赈灾,天子带头绝食祈福,也还是于事无补。
江河断绝之旱,谁人见过?
以至于第三年,西南民变就轰然而起。
而掀开这场大幕的,便是此刻钉在中军大帐中的那位应天大将军!
看着有无数兵卒在雨幕中簇拥在某个身影身后压来。
这些从几天前就一直死死守在这儿的老兵们便是急忙起身,继而放下长矛准备迎敌。
对外,他们依旧看不到获胜的希望。对内,他们更是惊觉义军早已四分五裂。
只是迫于朝廷的强大,而勉强维系在一起。
更何况,他们人人都清楚,大将军是真的要不行了
谁也不傻,何况一群人中总有几个看得通透的。是以他们早看透了——大将军一旦咽气,义军必乱。而最要命的,莫过于有将领赶在这个时候强闯中军大帐,逼着大将军禅让!
所以,哪怕大将军连话都快说不出来了,他们都还是自发的守在了这里。
为的,就是让大将军安安静静的走完最后一程。
他们人不多,但他们全都记着应天大将军对自己来说意味着什麽!
「你们难道忘了是大将军给了我们活路吗?所以还不快快停下!」
为首的百长抽出了佩刀,试图喝止那群压来的兵卒。
这句话也确乎让他们停顿了一瞬,可随着为首之人继续迈步而来。
他们也是跟着上前。
「你们真的」
百长大急,正欲抽刀而上,却突然止住了声息。
因为他看见率众而来的不是义军之中的某个大将。
而是一个从未见过的年轻先生。
「你,不,您是谁?」
他能感觉到这位年轻先生的截然不同,所以连称呼都不自觉的变了。
看着面前的小将和那些死死挡在这儿的老卒。
杜鸢认真说道:
「贫道自寒松山而来,如今,特意来见见大将军。」
说罢杜鸢又看向身后那群已经把自己当成主心骨的兵卒们叹了口气道:
「他们来此,也只是跟着贫道而已,没有旁的心思,毕竟,如今他们除开贫道外,也找不到什麽依靠了。」
左右二路将军都死了,就连大将军也快病逝了,其馀的人更是不成气候,如此时局之下,这些兵卒除开一位近在咫尺的仙人外,还能去指望谁呢?
百长愣愣点头。
杜鸢接着说道:
「可否请小将军让路?」
百长急忙让开身位,那些老卒们也是先后侧身为杜鸢留出了一条直至中军大帐的路。
杜鸢朝着他们拱拱手后,便迈步向前。
看着要去大将军哪儿的仙人,那百长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朝着杜鸢说道:
「仙人老爷,我,我嘴巴笨,没读过书,不知道现在该说什麽,但是我想要让您知道。」
「在我们快要饿死的时候,朝廷没来,豪强没来,是大将军给了我们一碗热粥。叫我们有了活路!」
有了这一个开头,其馀老卒乃至那些跟着杜鸢过来的兵卒们,都是先后跪在了地上,七嘴八舌,各不相同,却又如出一辙的说道:
「俺本来已经打算去寻死,好给娃娃留一口肉吃。是大将军找来给了俺一家吃的!」
这话是一个满脸风霜的老卒所言。听其言论还算年轻,但实际上却被西南的糜烂摧残的好似风中残烛。
「我们乡来的三百多条汉子,跟着大将军之前,饿死了一半人。跟了大将军之后,没人饿过肚子,也没人死得不明不白!」
这话,是一个瘸了腿,还挂着半截空荡荡袖子的汉子所言。他一直拿最后一只手,杵着刀守在这儿。
可以想见,谁敢来犯,他就算没了最后一只手,也要红着眼上去咬几口肉下来。
「俺爹为了几口吃食被豪强逼死时,是大将军带着我们拆了那孙贼的门楣!」
这话是一个年轻兵卒说的,他脸上还有几道狰狞的疤,不是刀疤,全是鞭子抽的。身上看不到的地方怕是更多。
乱糟糟的声音里,有人抹着泪,有人红着眼,最年轻的那个与其说是兵卒,不如说是娃娃的孩子更是哭得直抽噎:
「俺娘临终前说,就算死,也得给大将军磕够三个响头,说他不光给俺们活路,还给俺们说,咱们打仗,不是去给谁当狗,是给自己挣一条活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