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九十七章 月亮顶VS抱团牛,「扬霄」进入全面(2 / 2)

加入书签

他快速打开电脑QQ,随后点击置顶的「308永不落幕」QQ群,在聊天窗快速打字。

[张扬]:哥几个在干嘛呢?@陈川@王六@许嘉峰。

紧接着,他又打开沪财QQ好友列表,找到同届的几名学生,给他们发去消息。

廖国沛和林广昌不能大材小用,那就只能用金融科班出身的同学,再通过猎头公司,先构建出公司的基础框架。

再者就是,因为有财研网这个门面招牌在,安排人去收集上市公司内幕情报非常合理,也不会暴露张扬的真实目的。

不一会。

陈川率先回复。

[陈川]:舍长怎麽了?我在金鹰基金当牛马呢,每天一睁眼就是一堆基金资料要整理,真想找个富婆入赘算了。

金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12月,总部位于羊城,是证监会批准设立的首批基金公司之一,作为非银行系基金公司,业内资源十分有限。

不过随着金融业蓬勃发展,广药和美的集团两位大股东投注的资源也越来越多,目前金鹰基金算得上是中下游公募机构。

[王六]:还找个富婆入赘算了,川子你不会被资料砸到头,智商降低100倍了吧,真以为人家富婆不挑食啊?

[陈川]:我感觉我长得挺帅的啊,和黎鸣丶牛德华丶郭富成共同撑起了亚洲颜值门面。

[许嘉峰]:噗嗤,镜子没有,总归有尿吧,还是说上火了,有点黄,看不清自己模样?

[王六]:@张扬,话说舍长有什麽事来着,待会我又得出去跑业务了,可能不能及时回消息。

因为是在证券营业部上班,他每个月都有开户数考核。

全国有数不清的证券营业部,等是等不来多少客户的,想要完成任务考核,除了网上发帖外,出去推广也是不错的选择。

也幸好前段时间是牛市,王六很轻松就完成了7月考核,并顺利转正,工资来到了7000元加绩效,一个月大概8000元。

8000元在2009年,是妥妥的高薪人群,工作几年,买房买车完全不是问题。

不过王六家庭本身优渥,他在证券营业部上班,只不过是为了积攒基层履历,到时候走走关系,就可以空降当领导。

[张扬]:我打算创办家投资情报收集公司,想着问问,你们要不要来当企业高管。

[王六]:???

[许嘉峰]:woc,情报收集?

[陈川]:既然舍长都亲自邀约了,那我这个万中无一,风度翩翩的情报收集人才,就勉为其难地投靠你的麾下吧。

[张扬]:我是认真的,初期我会指导工作,后面这家公司会单独运营,服务于财研网。

[陈川]:看着我的眼睛,我也非常认真,舍长等着我,我马上飞回沪都,与你汇合!

作为一名「牛马」,陈川认真到不能再认真。

金鹰基金虽好,是许多金融学子梦寐以求的公募机构,但任务实在太繁重了,特别是实习生,简直牛马不如。

现在张扬混好了,有心拉一把,他自然要抓住机会。

[许嘉峰]:我就算了,凤娇刚刚托关系,让我实习转正,贸然离职也不太好。

因为托了关系的缘故,他实习单位是银河证券的燕京总部,转正后,前途也不可限量。

再加上他是攀高枝,事业话语权很弱,基本是听从女方家庭安排,只能无奈婉拒。

王六迟迟没回消息,不知道是出去跑业务了,还是在斟酌。

308宿舍要说谁的家庭背景最强,那非王六莫属,父母都是做生意的,年入千万,他大一就开上了BBA代步。

[张扬]:行,你好好干,有内幕消息就透露透露,我们绝对不外扬,哈哈。

[许嘉峰]:还别说,真有,就是有点不保真。

[陈川]:快说说看。

[许嘉峰]:就是我们这里有基金经理说,现在重组概念市场太火热,存在太多内幕交易,管理层可能会停止审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遏制住内幕苗头。

[许嘉峰]:不保真哈。

[陈川]:我操?这要是真的,A股还得继续跌,重组概念是目前市场最重要的主线了。

许嘉峰的「内幕消息」,让张扬陷入了沉思。

虽说未经证实,但这或许不是空穴来风,因为资产重组确实存在难以监管的地方。

就比如昨晚,湘南证监局就发布立案公告称,「岳城兴长」的一位李姓高管被查出,在企业资产重组期间,通过他人证券帐户,违规获利363万元。

诸如此类的新闻多如牛毛,特别是在2008年IPO暂停后,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企业高管爆出涉嫌内幕交易。

这还是被查出的,没被查出的内幕交易,数量可能是被查出的几十倍,上百倍。

[王六]:舍长,我慎重考虑过了,我跟你干!

在慎重考虑过后,王六还是决定搏一搏。

虽说他家里条件很好,父母年入千万,在沪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但这麽多年过去了,他们始终无法再进一步。

人的欲望是无限大的,在年入十万的时候,会憧憬年入百万,当真正达到百万,又会追求千万,反反覆覆,不停往上攀爬。

王六不知道跟着张扬混,未来能不能有出息,但他很清楚,哪怕创业失败了,他也可以凭藉家里的关系,给自己找份不错的工作,或者乾脆继承家业。

有家庭底蕴托底,相比较于许嘉峰的「寸步难行」,他有足够大的试错空间。

而陈川则是没得选,呆在金鹰基金,熬十年都不一定出头,但跟着张扬这个学霸混,说不定一年就可以走上人生巅峰,迎娶白富美,毕竟那个男人可是拿到阿里巴巴5000万注资的男人。

[张扬]:OK,你们先递交辞呈吧,等批覆了,我们再约个时间,谈谈情报如何收集。

[王六]:没问题。

[陈川]:我现在就提桶跑路。

与舍友交谈完,张扬又去查看其他同学的回覆,尽量把他们聚拢,形成一个可靠圈子。

至于国内潜力企业的情报收集工作,这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有点复杂。

这不仅涉及到假入职丶贿赂企业员工或高管丶门外蹲点等一系列操作,还要学会信息整合。

就比如说之前热炒的莽草酸概念,想要知道一家企业这方面的订单业务,只需要贿赂生产车间的员工或者主管,就可以从生产结构中大致推断出订单金额。

有些时候,别小看企业的员工,他们掌握的信息,可能也价值千金,只是他们不知道怎麽使用。

现在张扬要做的,就是把资本市场获利系统化。

内幕情报团队丶风险评估团队丶交易团队,一切都以系统化标准进行投资。

等国内布局完成,张扬就可以以华国资本市场为根据地,一点点吃掉全球资本市场。

……

财经会议室。

作为狂热的咖啡爱好者,林广昌又搞了套拉花工具,有种把会议室改成咖啡厅的既视感。

在林广昌捣鼓咖啡的时候,廖国沛则是有些疑惑,喃喃自语道:「跳楼哥不会真跳楼了吧?居然还没给我发消息。」

「不至于,才四连板。」

林广昌淡淡说道。

要是10连板,那确实有可能跳楼,毕竟那时候跌幅就是65.13%,四连板就亏了40%不到,没理由说跳楼。

「要不我给他发消息,问问他还在不在?」

廖国沛徵询意见。

「你问呗。」林广昌耸了耸肩。

「那我问问。」廖国沛打开陈三荣的聊天框,给他发了句「还在吗」。

1分钟。

5分钟。

10分钟。

陈三荣依旧没回消息。

「还没回,不会真跳了吧?」廖国沛有些坐不住,前往《深城日报》官网查看最新新闻。

这时,安排完事情的张扬走进财经会议室,他看着有些慌张的廖国沛,询问道:「发生什麽了?怎麽感觉慌慌张张的。」

「无影脚给跳楼哥发消息,对方迟迟没回,他觉得人家跳楼了。」林广昌简要概述道。

「对了。」

他又想到什麽,询问道:「joker要不要喝杯咖啡,刚刚从国外空运回来的猫屎咖啡豆,可花了我不少钱。」

「来杯尝尝。」

「马上给你弄。」

张扬随后看向廖国沛,淡笑道:「别把跳楼哥想得太脆弱,如果不是杠杆爆仓,游资是不会轻易跳楼自杀的。」

能在A股市场杀出来的人,那都具备有大心脏。

一点挫折就跳楼?

不可能的!

只有走投无路的时候,游资才能选择跳楼。

「但这家伙一直没回消息,游资群也没见他说话,真不知道发生了什麽事情。」

廖国沛倒不是关心陈三荣,而是害怕对方出事,牵连到自己这边。

人都是自私的,如果八竿子打不着,谁管你跳不跳楼。

「可能在忙吧,别管了。」

张扬打开笔记本电脑,看了眼左下角时间,9点07分,还有8分钟A股就会再次开盘。

「也对。」廖国沛不再多想,询问道:「话说海通食品,你打算什麽时候吃筹码?」

「今天。」

张扬斩钉截铁。

「今天?」远处捣鼓咖啡的林广昌有些意外,停下手中动作问道:「是有什麽内幕消息吗?」

「算是吧。」

张扬应了一声,讲述道:「刚才我一朋友说,上面可能停止审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那我们岂不是完蛋了?」廖国沛心里咯噔一声。

他们布局海通食品,可不是觉得这家企业能咸鱼翻身,而是看中亿晶光电的借壳。

「我们是拉升直接卖?可我感觉承接盘还是没出现。」

林广昌不解。

「这个消息可能会近期发酵,但绝不是真的,放心吧,亿晶光电肯定可以借壳上市。」

张扬斩钉截铁道。

许嘉峰说出内幕消息的时候,张扬就可以断言是假消息,因为他是重生者,知道亿晶光电会顺利借壳海通食品。

那是许嘉峰在撒谎?

不一定!

他们大学相处四年,还是可以看得清彼此为人的。

最好的解释就是,有不怀好意的机构想要洗盘,故意传播针对资产重组的小作文。

既然这个消息是从银河证券燕京总部传出,那麽网络发酵的机率可谓是无限大。

当然了。无论这则市场小作文是真是假,有没有发酵,张扬都会选择今天介入,慢慢摸索出海通食品的底部。

「你的咖啡。」

林广昌递上咖啡。

「谢谢。」

张扬道了句谢。

三人落座后,时间已经悄然来到9点15分,新加坡的华国富时A50指数期货极其敏感,在上证指数刚刚跳动的瞬间,它就率先飘红,走出了V字拉升的趋势。

反观A股两大指数,都出现了红色上涨数字。

建设银行丶工商银行丶华国银行丶农业银行等几位银行龙头组成的银行板块,集体飘红,连带证券板块都开始飘红。

远在英大证券的李大霄看见飘红那刻,悬着的心稍稍落下,喃喃自语道:「银行+证券飘红,看来还是我技高一筹。」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