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6章 一路向西(1 / 2)

加入书签

第246章 一路向西

她甚至能清晰地感受到他手背皮肤下沉稳有力的脉搏跳动,一下,又一下,仿佛敲打在她的心尖上。

对于从来对于恋爱只存在于理论知识的徐璐来说,这样的接触,无疑是紧张且刺激的。

李言的身体似平有极其细微的一顿。

他依旧保持着眺望远方的姿态,目光沉静,仿佛并未察觉这微小的触碰。

然而,徐璐却无比清晰地感觉到,他那原本只是随意搭在栏杆上的丶骨节分明的右手食指,极其缓慢地丶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向下弯曲了一个微小的弧度,指腹的温热,更加清晰地熨帖在了她微凉的手背皮肤上。

那一下轻轻的「回应」,像一道微弱的电流,瞬间击穿了徐璐所有的矜持和犹豫。

巨大的羞赧和难以言喻的甜蜜同时攫住了她。

她猛地低下头,长长的睫毛像受惊的蝶翼般剧烈颤抖,脸颊滚烫得几乎能煎蛋。

她不敢再看李言,更不敢抽回手,仿佛一动弹,这脆弱而美好的触碰就会消失。

她只能僵硬地维持着这个姿势,任由那份微小的丶却无比清晰的温热,从手背一路蔓延,灼烧着她的神经末梢,让她的整个世界都只剩下那方寸之间的触感和耳边自己震耳欲聋的心跳声。

有时候,这样纯粹且单纯的恋爱,对于李言来说,是不可多得的一件事情。

而相对于徐璐来说,那麽这份恋爱就是神圣的..

暮色四合,夕阳最后的金辉彻底沉入山峦。

麦积山的轮廓在渐深的蓝紫色天幕下显得更加肃穆庄严。

山风依旧在耳边呼啸,吹动着两人的衣角,却再也吹不散这方寸之间无声涌动丶滚烫燎原的暖流。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古老的石窟沉默地见证着两颗在壮丽山河与千年时光背景下悄然靠近的心。

从天水到兰州的旅程,气氛变得更加微妙而温暖。

车厢里流淌着舒缓的轻音乐。

徐璐没有再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她安静地坐在副驾,腿上摊着笔记本,似乎在整理麦积山的见闻和感悟,但笔尖却常常停顿,目光时不时飘向窗外飞速掠过的黄土高原沟壑,或是专注开车的李言。

她的脸颊偶尔会泛起淡淡的红晕,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右手手背那个被他的指腹轻轻熨帖过的地方。

李言也沉默着,但这份沉默不再是单纯的专注。

他深邃的目光透过挡风玻璃望向远方连绵起伏丶植被稀疏的黄色山峦,握着方向盘的指节偶尔会无意识地收紧又放松。

车厢里弥漫着一种心照不宣的丶带着青涩甜味的静谧。

每一次不经意的眼神交汇,空气中都仿佛有细小的火花噼啪作响,让两人都迅速移开视线,却又忍不住在下一秒偷偷回望。

这种单纯的暖昧,不关乎于身体的吸引的暖昧,是两个人都享受在这种氛围中的证明。

下午时分,车子驶入兰州地界。

空气变得明显乾燥,带着西北特有的尘土气息和一种粗犷的生命力。

黄河如同一条浑浊的黄龙,在城市的臂弯中奔腾而过。

高楼大厦与低矮的平房错落交织,街头巷尾飘荡着浓烈的牛肉面香气。

徐璐预订的酒店位于城关区,靠近黄河风情线,视野极佳。

这次她坚决地付了房费:「说好的轮流来!天水你请,兰州必须是我!」她动作麻利地办理入住,带着一种当家作主的可爱气势。房间的落地窗正对着奔流不息的黄河,河对岸是起伏的山峦,景色壮阔。

放下行李,简单洗漱后,两人迫不及待地出门去感受这座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

首先当然是吃一碗地道的兰州牛肉面!

徐璐熟门熟路地带李言钻进了一家当地排长队的「马子禄」分店。

店内人声鼎沸,充斥着西北汉子的豪爽谈笑和拉面师傅摔打面团的「啪啪」声,混合着浓郁的牛肉汤香。

「老板,两碗二细」,肉蛋双飞,辣子多些!」徐璐用刚学的蹩脚兰州话喊道,惹得旁边一个大叔善意地笑起来。

「好嘞!二细两碗!肉蛋双飞!」拉面师傅洪亮的回应声穿透嘈杂。

很快,两大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端上桌。

清亮的汤底上浮着翠绿的蒜苗香菜和红亮的油泼辣子,粗细均匀的面条浸在汤中,旁边是切得薄如蝉翼的酱牛肉和一个卤得入味的茶叶蛋。

徐璐熟练地拌匀,挑起一筷子面条吸溜入口,满足地喟叹:「嗯!汤清,萝卜白,辣油红,香菜绿,面条黄亮!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正宗!快尝尝!」

李言也学着样子拌开。面条筋道爽滑,牛肉汤鲜美醇厚,油泼辣子香而不燥,混合着蒜苗香菜的清香,果然名不虚传。

一碗下肚,额头冒汗,浑身舒坦,旅途的疲惫一扫而空。

「怎麽样?没骗你吧?」徐璐得意地扬扬下巴,嘴还沾着点红油。

「确实厉害。」李点头,递给她张纸,「擦擦嘴。」

吃完面,天色已近黄昏。两人沿着黄河风情线散步。

宽阔的河面在夕阳下泛着粼粼的金光,浑浊的河水裹挟着泥沙滚滚东去,带着一种原始的生命力。

河边有悠闲散步的老人,有嬉戏玩闹的孩子,有依偎低语的情侣。

晚风带着河水的湿润和凉意吹拂在脸上。

「看!黄河母亲雕像!」徐璐指着不远处一座大型雕塑。

一位慈祥的母亲怀抱着婴儿,象徵着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雕像在暮色中显得庄重而温柔。

「还有那座中山桥!」她又指向横跨黄河的一座铁桥,「黄河第一桥!一百多年前建的,现在还在用呢!」

两人走到中山桥上。

脚下是奔流不息的黄河水,耳边是水流的轰鸣和风声。

铁桥的钢架结构在夜色初临的蓝紫色天幕下显得古朴而沧桑。

徐璐趴在栏杆上,望着脚下翻滚的浊浪,感叹道:「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站在这里,才能真正感受到这种力量感。在大自然和历史面前,人真是渺小。」

李言站在她身侧,目光同样投向浩荡的河水。

城市的灯火次第亮起,倒映在河面上,随着波浪破碎又重组,像流淌的星河C

晚风吹起徐璐额前的碎发,露出光洁的额头。

她侧脸的线条在暮色中显得柔和而沉静。

她转过头,猝不及防地撞进李言的眼眸里。

那里面映着河面的粼粼波光,也清晰地映着她的身影,翻涌着一种她无法完全解读丶却让她心跳加速的情绪。

晚风似乎都停滞了一瞬。

她张了张嘴,想说些什麽,却觉得喉咙有些发紧。

就在这时,一阵更猛烈的河风呼啸着刮过桥面,带着刺骨的寒意和细小的沙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