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9章 文,武配合(2 / 2)

加入书签

昊军先前遭遇的那些地方豪杰们组成的伪浱军,在开火上,是绝对没有这样令行禁止的能力。那些豪杰江湖人士,压根就接受不了多样性的旗号。

赵山河望着一旁司天丞,询问他们法术怎麽不奏效?司天丞全身焦黑,凄惨地解释,对方有大能压制,所有法术失效了。

…真孔雀到达了…

大战在下午结束,昊军受挫于鹿渡。宣冲飞来看了一眼战场,对文泗亭和武棱的战场布置表示了赞赏。

北岸的昊军,是眼睁睁看着这些渡江部曲死伤殆尽,无法作为。

因为江北方面,数量不明的浱军在远远地放炮。而昊军后侧更是扬起大量沙尘,疑似有更大规模伏兵。

赵山河在情急之下,带着八千人硬顶着文泗亭在岸边的火枪大阵,突击了足足三个时辰。死伤足足两千。

等到三个时辰后,浱军中负责后勤的某部让船舶搭载步兵炮横亘在江中。对昊军进行炮击。

且随着文泗亭解决了半渡的昊军后,则是和武棱的空中骑兵合作,利用双机动优势,硬生生炸毁北岸边多处渡口。

至于昊军也有火炮,为什麽不用远程火力反击呢?

浱军的重炮能贴着岸边开火,昊军也想要用自己的火炮反击,但是江水中有浱军的炮船,昊军火炮没法贴在岸边布置。

昊军山坡上布置的火炮,又被武棱从空中突翻一大片。

至于昊军的火炮,也无法先打楼船;因为这是江面移动靶,故昊军只能眼睁睁看着岸边被轰炸。

等到赵山河这前锋落败后,此时他猛然发现自己这一路大军困死在江边了。

兵家新手和老手的差别,新手狂妄时,老手在筹算;新手懵逼时,老手依旧在筹算…

等到第二天下午,赵山河发现后方浱军追兵已经抵达,并且连夜修筑了五个宽度四十米的据点,这些据点是一条一点五米高的土墙,以及半米深的沟渠组成的防御壁垒。

昊军感觉后路断绝,垂死挣扎下,发起反攻。在龙弩手持续不断的火力压制下,昊军发动了一次冲锋。

在土垒阵地上,半米深的壕沟上插满了弓箭,而土垒上凹陷缺口处火枪则是不断射击,大量尸体堆积在了阵地前。

而就在大量兵卒尸体堆满了壕沟,即将发生阵地战的时候,江面上楼船出现了,并且对岸也出现了火炮的轰鸣,紧接着赵山河接收到了报告,又有更多浱军从西面而来。

…纸上谈兵遇到老鸟…

接下来战斗中,宣冲这位老兵家,给这位被天下诸多士人们捧上天,认为是「全新将才」的赵山河进行了全方位教育。

昊军被死死的定在鹿渡这个点,宣冲命令赶来的孙奥领去上游渡江。

参谋部已经在上游江面上做好了船舶协调。

昊军残馀的两万人,是发现了这一点,但是他们的指挥体系已经失效了。在大营边缘的昊军发现上游孙奥领渡江。只有少数昊军预备想要抓住机会反冲一波,但南岸战车冲碾,火力打击,让他们这个想法,只是想法。

孙奥领分了五批在三个地点渡江,昊军一个「半渡而击」都没有抓到。

9日到12日这三天,宣冲的指挥策略一个接着一个甩出来;而赵山河则像个电脑一样,一个有效的命令都没有下达,还是在犹豫是「战」还是「撤」。

此时此刻,周围一圈关键小镇都已经被浱军拿下了,包围圈已经收拢了。

截止到12日上午,昊军损失了三千从玉华州带来的好兄弟;这些都是赵诚的嫡系,至于民夫更是不计其数,其在阵地前溃散,然后又被收拢。

更重要的是,军中粮草已经全部耗尽,在昊军锅中所煮着的是莫名其妙的马肉了。

赵山河在营帐中看着此时严峻的局势,面色难堪的转动罗盘。

最终赵山河下令,全军收拾行李准备撤。

…透明…

另一边,宣冲收到哨探对昊军大营的最新探查报告。宣冲判定:他想走了!

随后有人询问:「大人,敌军是要逃?您如何得知?」

宣冲指着江对岸的敌军大营,问道:「对面灯火如何?」

随后答:「敌军大营灯火通明。想必是害怕被夜间袭营。」

宣冲:「夜间袭营,设置灯火在营口,其馀暗处藏伏兵。此时敌军大营中灯火遍布。你猜他们白天吃了败仗,人困马乏,且兵卒有怨气,此时不眠,作甚?刷手,嗯,饮酒忘忧乎?」

兵家常识:在士气低落时,军中是要宵禁的。除非是有明确命令下达全军,让全军忙碌中暂时无暇他顾,这才会夜间掌灯。

赵山河完全不晓得,他想打,想撤,都被宣冲看得明明白白。

…猫戏耗子…

当夜,赵山河全军整备,准备悄悄离开;但每次他准备出营,都发现上下游有灯火穿过江面。于是乎,惊弓之鸟的他缩回大营,严防自己被偷营。

宣冲故意在夜间让人坐船,在江面上放出灯火。

赵山河忙活了一夜,最终没有渡江,反倒是连夜把宝贵体力给耗尽了,当天晚上发生了三次营啸,虽然被镇压了,但是跑了上千人,导致大营内人心浮动,人人都思考「若是打不赢,趁早一走了之」。

第二日上午,赵山河在营中摆下宴席,邀请各营将领入营帐。

这各路世家兵丁的将领,入营后交头接耳。

赵山河露面后:「诸位,此时我军困顿于此,应当同仇敌忾。」

然而营地中,诸多将领默然不语。他们看着赵山河摆放的歃血鼎器,以及那份明显是有名堂的盟誓之词,表情各异。

歃血为盟是大爻内军中的仪式,宣冲对这个仪式的评价:玄之又玄,可以不信,但决不能乱试。

因为在大爻历史上,很多违反歃血为盟的诸侯们,虽然占据了一时的便宜,但最终都是被天命所丢弃。

宣冲联想到自己世界历史上,三国时期那十八路诸侯共讨董卓的歃血为盟;大批打着反董,趁机壮大的诸侯后来都旋起旋灭;就连当盟主的袁绍,以及联军的大加盟方袁术,也突然闪崩,让人感叹天命造化。但唯独真正出力的曹,孙二人,后来有了一份基业。

最终,宣冲是这样用唯物主义理解:小人背信弃义,对自己的影响并不大。但是一个要成就功业的大人以及他的组织背信弃义,那麽以后其事业发展到了至关重要的时刻。

其曾经违背盟约的记录会被当世之人翻出来,成为团队无法凝聚的毒药。

所以在其大业进行到最关键一步的时候,相关的人不愿意相助,以至于其最终功差一招。

故,宣冲虽然不信歃血为盟灵不灵,但是出于「立信」的原则,绝对不踩这个雷区。

更不会在盟誓上玩文字手段狡辩。哪怕是真的要对付小人,也只是指派自己手下的「低素质人才」去做,自己绝对不乱发言。

然而现在赵山河,就是在雷区上面蹦迪,他现在自作聪明写的盟誓之词中,只有「诸将应奋勇当先」没有「我当身先士卒」。这让宣冲嗤笑:世家子弟嘛?不过尔尔。

现在昊军各个营地的将领都是世家子,他们不是傻子,都是人精;向来也都只有他们和自己家跪着祈求恩赏的庄户们玩这种语言艺术。现在有人给他们画这个大饼,谁愿意接?

这些世家子弟们对「盟约」这种玄学之法是相当忌惮的。

然而最终,这些营队们还是被迫进行了血酒。

营帐内,刀斧手们寒光凛凛。

在赵山河的盟誓折腾完毕后,立刻开始排除异己。因为有的营队在之前耍小聪明称病,并没有来歃血为盟,而是派遣了副营队,亦或是家中的子侄来。准备派遣替身确认凶吉后,再来表态。

但是这种小聪明此时哪能上台,赵山河开这个会要的是拥护自己的各个营队,而不是敷衍自己的应对。——虽然盟誓是赵山河耍了手段,准备接下来占便宜,但是此时盟誓已成,掌握了足够大义,故赵山河就有了大棒来整人。

随着亲兵进入各个营地,在众目睽睽下,带走了这些不曾参与「歃血为盟」的营队。

这些营队官,有的想要抵抗,但是在附近多营的严阵以待下,他麾下的兵都乖乖的放下了武器,完成了队伍交接。

赵山河就像一个赌徒,在局势不妙后,回家砸了炕头取出私房钱,准备大押特押。

蓝色邪月正在高照,河洛之地,震浩麾下的各路乡间团练打着「为大局着想」的旗号,四处为自己抢粮;现在南边赵山河以「盟誓」为引,让众人给自己垫背。

对于蓝色邪月来说,最为唾手可得的「好处获取」,就是无视其他人认为「不可变」的信诺,做那个「傲视所有循规蹈矩者」的聪明人。

…弃信,立信…

13号,围歼开始了,包围圈阵地上,宣冲调动机动火炮对着昊军阵地炮轰,迫使昊军过来突击自己阵地。

并且,宣冲派了一路去南边,试着看看能不能对棘州方面围点打援。

而在乡间,宣冲赶到郴州南部,接见了被文泗亭鼓动起来的义军们。

这些豪杰们和文泗亭是称兄道弟,但是在看到宣冲后,感觉到畏惧。因为这位浱公身上,不同于文泗亭那样轻浮,而是有着说不明的厚重感觉。

很快他们就见证了「厚重」的缘由;宣冲按照名单,给他们麾下的青壮头目安排女子进行了婚配。随后分给这些青壮们钱财。

宣冲:「放下刀子,我会给你们每人一块田,一间宅。而想拿起刀子,有两条路;第一条,经过考核的,进入队伍,待遇和文泗亭他的部队一致。第二条,拿刀子想自走一片天的,我分财货给你们走。」

众人四目相对,表示愿意听浱公安排。

文泗亭的轻浮是因为众多豪杰们在打交道时,知晓「共富贵的许诺」是客套话。其汇入文泗亭麾下不过是为了一口米。

而现如今宣冲厚重是因为,真的把文泗亭的许诺给兑现了。

震浩根本就没了解到浱国这边的战略。浱国这边不是不打算趁胜席卷天下,而是以粮为纲,自西向东进行一场革命。

东部三个州,大量没有依附于大宗的自耕农全部破产了;甚至那些山沟里面的村落,也都被这些挂着正规军旗号的乡军们来了一波强征。乡军间开始相互征粮,结果相互跨了地界后,双方互相剿匪。

旧的信诺破产,新的信诺诞生。

宣冲知晓自己建立的信诺,总有一天也会被一些聪明小人透支;但江山代有豪杰出,总有英雄「为成大事,而立大信」。自己不过是在这节课上,填做对了的答案。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