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2章 街道办成立,元旦到来(6k)(2 / 2)

加入书签

只是这也没办法。

但凡基层干事的人手够,也用不着他们这些水平参差不齐的管院大爷。

在向院内众人宣传和科普完新成立的街道办事处之后,阎埠贵很快就接话道:「刚才说的是第一件事,接下来是第二件,也就是……」

「第二件事,我想就不用说了吧!」

还没等阎埠贵说完,刘海中就直接打断,并且抢话道:「第二件事情,就是关于烈属的登记审查,还有优抚问题,我想咱们院的,应该没有人是烈属吧?如果有的话,现在举个手看看。」

刘海中说完,便直接环视众人,见没有人吭声和举手,也就继续说道:「既然这样,那我们就开始说这第三件事情,就是关于贫困户的补助和帮扶问题。

如果院里面还有符合贫困救济条件的,却没有申请贫困户,等待会儿全院大会结束后,各院的可以自己找我,或者老杜和老阎来进行登记。

同时。

对于院里的贫困户,街道办提倡大家在接受国家救济的同时,也能够积极踊跃的参加生产自救,争取早日实现脱贫。

有手艺的人,比如说会刺绣和剪纸什麽的,街道办会提供一些活计,大家可以接一些手工生产任务,按件计酬,赚取自己的酬劳,来补贴家用。

没有手艺的,也可以报名,到时候街道办会安排你们统一进行培训,同样可以靠自己的劳动,来给家里增加收入……」

「我!我报名!」

「我也报名!」

「还有我!」

「老刘,也算我一个。」

「……」

还没等刘海中完全说完,下面便响应声一片。

能有赚钱的机会,有谁不想?

院里面可是有大把的家庭妇女没工作,不管有没有手艺的,反正刘海中刚才也说了,没有手艺的可以学,街道办会统一教。

只不过。

刘海中看着抢着要报名的人,脸色却不由黑了下来,没好气的说道:「我刚才说的,是符合贫困户条件的,你们举手的那些,自己看看,有几个符合条件的?」

阎埠贵见状,也站出来说道:「这街道办是有一些活计可以提供,但数量有限,眼下只能暂时先提供给家庭条件有困难的,其他人就不要跟着凑热闹了。」

「老阎,我们家符合条件,我们家淮茹不光会做衣服和补衣服,还会一些剪纸,而且我们家四口人,一个月收入只有十八块,符合贫困条件,我们也要申请贫困户。」

就在阎埠贵话音刚落的时候,贾张氏忽然就站了出来,大声的说出了这一番话。

听到贾张氏的这一番话,阎埠贵也黑了脸,有些无语的说道:「贾张氏,你就别出来捣乱了,你们家什麽情况,我难道不了解?

你们家是四口人没错,但户口本上只有贾东旭和秦淮茹,还有棒梗的名字,你不算在里面,要申请贫困户的话,以你们家现在的收入,还达不到申请的标准。」

阎埠贵都快无语了。

当初统计面粉购买证份额的时候,贾张氏就想出来占便宜,结果没得逞,现在又盯上了这个。

而且之前贾家也不是没动过申请贫困户的念头,只是因为不够标准,最后没成。

这件事情,院里的人谁不知道?

「老阎,贾家的情况,是不符合申请贫苦户的标准,申请不了贫困户,可他们家的条件,的确是存在困难。」

「街道办的目的,明显是想要帮助有困难的家庭,让他们这靠自己的手艺和劳动挣钱,跟领补贴和救济的性质,是不一样的。」

「这件事情,我觉得你们几位管院大爷,还是再向街道办多了解一下。」

「万一贾家的条件符合,或者街道办允许,你们不让报名,这就是你们工作的疏忽,到时候街道办追究下来,麻烦的可是你们。」

「我这样说,也是为了你们好。」

「……」

还没等贾张氏反击,易中海就先一步站出来,为贾家发声。

他不想让贾张氏闹起来。

这种事情,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

闹是没有用的。

而且他的确是希望阎埠贵他们能去弄清楚,如果秦淮茹能跟院里的贫困户一样,从街道办的手里接活,每个月赚一些酬劳补贴家里,贾家就不用全部靠他一个人帮衬了。

经过前阵子的事情,他现在的家底,已经薄了一些。

先不说何大清拿回去的那五百多万,光是这次他住院治疗的药费和住院费,就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作为国家工人,又是在轧钢厂的定点医院里面,这次的医疗费用就算不能全部报销,也能报上一部分。

可一旦要走报销,他下面大宝贝没了的事,肯定会被厂里的人知道,到时候就瞒不住了,所以易中海只能忍痛自费。

至今为止,贾东旭被降级的工资还没有被恢复,而家里又多了个秦淮茹和棒梗,每个月的开销支出,比以往要多上不少。

以贾家现在的情况,他一直这样帮衬和补贴下去,终究不是个办法。

他是想要帮衬贾家和贾东旭,给他们施加恩惠没错,但如此下去的话,换来的就不是贾东旭的感恩戴德,而是趴在他的身上吸血了。

习惯是一种很可怕的事情。

易中海现在已经开始慢慢意识到了这点。

面对易中海替贾家的发声,刘海中丶杜建国和阎埠贵三个管院大爷,不由皱起了眉头,却没有人说什麽。

因为如果真出现易中海说的那种情况,对他们并不是好事。

街道办刚刚成立,他们可是想努力把事情给办好,办利索了,争取一个出色的表现,好在街道办的领导们面前刷个脸,留下个好印象。

别到时候表现没捞着,反而事情出了疏落,成了其他院的笑话。

「好了,第三件事情先这样,贾家的情况,我们找个时间,再向街道办了解清楚,待会儿全院大会结束后,符合条件的,有这方面想法的,分别找我们进行登记。」

随着易中海说完那些,在刘海中和杜建国都陷入沉默的时候,阎埠贵便只能主动开口,找回全院大会的节奏,再次发言道:「接下来说第四件事情,也就是今天全院大会的最后一件事。

接下来,街道办打算开一个扫盲班,教大家识文认字,希望大家可以踊跃报名参加,提高自己的知识文化水平……」

「参加这个扫盲班,有什麽好处?」

「好处当然有,我刚才已经说了,就是大家可以提高自己的知识文化水平,以后认识了字,不仅能会写自己的名字,甚至还可以自己看报纸,不用再当一个文盲。」

「那这不就是上学吗?要交钱吗?」

「不用交钱,是免费的,是街道办给大家的福利。」

「那既然是福利,上这个扫盲班,给钱吗?或者有没有什麽奖励?」

「这个……暂时没有。」

「……」

听着他们的对话,李红兵感觉还挺有意思的,相当符合当下的社会情形,也具有一定的时代特色。

他们这边的街道办刚刚成立,就一下子搞了这麽多动作出来,显然是已经吸收和借鉴了其他街道办试点的经验和举措。

随着全院大会结束,李红兵也就拍拍手,拿着自己的小马扎回去了。

刚才会上说的这些事情,基本都跟他没有什麽关系。

不过这些举措,的的确确对院里的一些住户,有不小的帮助或好处。

只不过。

除非大家认为有好处的事情,大家都不怎麽积极,就比如扫盲班。

整个四合院,在刘海中丶杜建国和阎埠贵的积极动员下,最终也只有五个人参加。

除了主动报名的秦淮茹以外,剩下的四个人当中,有三个分别是他们三个管院大爷的媳妇。

实在没有办法,为了不让任务完成的太难看,再加上为了展示作为管院大爷家属的觉悟和积极性,只能把自己人给安排上去了。

至于贾家想要报名参加贫苦户的自救生产,还是没能如意,要不然的话,贾张氏也不可能让秦淮茹去上那个扫盲班。

即便这样,贾张氏依旧有不少怨言。

毕竟秦淮茹去上扫盲班,棒梗这个孩子,就得她自己带了。

如果不是易中海两口子劝,再加上贾东旭也同意,贾张氏才不想让秦淮茹上什麽「没用」的扫盲班。

只是不管怎麽样。

随着街道办的这些举措一出来,院里那些条件困难的贫困户,多了不少欢颜笑语,也多了对未来生活的向往,连带着整个四合院都多了一些生机。

眼下已是年底,距离农历的春节,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不少贫困户都希望通过这个,让自己接下来过一个好年。

转眼间。

元旦来临。

伴随着这一天到来,一九五四年已经成为过去式,正式拉开了一九五五年的序幕。

作为法定节假日,已经实现公私合营的丰泽园,也跟着停业一天,全体放假。

本以为是轻松悠闲的一天。

外面下着雪,还想趁机偷懒一回。

李红兵难得没有像以往一样早起晨练,而是躲在了被窝里睡懒觉。

结果上午的时候,院子里就热闹了起来。

「来了没?」

「没呢!」

「王主任他们到哪了?」

「本来以为要先来咱们这,结果先去了隔壁院。」

「哎呦,那也快了,咱们赶紧准备准备。」

「……」

被外面动静吵得睡不着回笼觉的李红兵,只好起床穿好衣服。

由于天冷的缘故,外面的水管冻住了,自来水进不到屋里。

还好李红兵预料到有这种情况,提前往系统空间囤了一些水,倒是避免了没水用的烦恼。

倒了些热水,李红兵洗漱过后,很快就来到了外面。

「阎大爷,大上午什麽事啊,这麽热闹?」

「哎,把你吵醒了是吧?」

「这今天不是元旦嘛,街道办的人要上门慰问贫困户和孤寡老人,还特地准备了米面油,我们也是临时才收到的消息……」

「……」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