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3章 聋老太告黑状,取死之道!(1w)(2 / 2)

加入书签

「哦哦。」

对于王主任的说法,大家都没有什麽怀疑,而阎埠贵则是连忙说道:「王主任,您想要了解的这个李红兵,可不简单。

他现在可是我们四合院的年轻人里面,学历最高的一个,之前还上过高中呢!

只不过后来因为一些原因,就进了丰泽园当学徒,结果您猜怎麽着?

进了丰泽园不到三个月,就被丰泽园的大厨郭友忠郭师傅收入了门下,并且接下来只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就一路通过了初级炊事员和中级炊事员的考核。

您猜猜,现在已经是中级炊事员的他,现在多少岁?

十八!

去年他通过中级炊事员考核的时候,也就只有十七。

说出来您可能不信,连我们当初都震惊了好久……」

还以为王主任是从哪里知道了李红兵,作为他们前院最出彩的一个人物,阎埠贵自然得大肆渲染和夸耀一下。

当然了。

他说的这些,并没有什麽夸张成分,因为事实本身就已经很夸张了。

「哦?」

本来只是随口打听了一句,结果阎埠贵说出来的这些情况,直接让王主任懵了。

这样的年轻人,已经不是一般的出色可以形容了。

只是想起聋老太刚才的那些话,王主任并没有因为听说了李红兵的出色,就直接排除了他的嫌疑,觉得聋老太在撒谎。

相反。

越是出色的人,心里面越容易滋生骄傲,为人行事也容易高傲和高调。

尽管并不是绝对。

这世上不缺乏谦虚有礼的人,但也不能排除这种情况。

想到这些,王主任又忍不住对着阎埠贵问道:「平时性格怎麽样,好不好相处?」

「这个……」

突然被王主任问到这个问题,阎埠贵犹豫了一下,然后才开口回答道:「我觉得挺好相处的,平时对院里的人,挺随和的,也有礼貌。」

阎埠贵之所以会犹豫,主要因为对李红兵的这个评价,适合院里的大部分人,但不适合所有人。

就好比对易中海丶贾东旭和贾张氏,还有刚才的聋老太,李红兵可不会跟他们客气和讲礼貌。

只要别找事,别惹李红兵,其馀情况都很好说话,而且有礼貌也是真的。

还是除了易中海和贾张氏他们,平时李红兵可不会对大家直呼其名,大爷大妈喊得顺口不说,平时见面也会主动打招呼和回应。

虽然这都是基础操作和礼貌,但李红兵的态度好啊,从来不会盛气凌人。

尤其他现在年纪轻轻,就有着中级炊事员的职级,而且一个月工资比院里绝大部分人都高,在这些的加成下,即便是平时碰见的随意打声招呼,都让人有种被尊重的感觉。

最关键的,是李红兵不小气。

这个主要是针对院里那些听话和表现乖巧的孩子,李红兵心情好的时候,时不时能给他们赏颗糖吃。

尽管大人吃不到,但自家孩子吃了,也是占到了便宜。

平时真要有什麽事情,求到了李红兵头上,只要不是过分的,一般也不会拒绝。

当然了。

想要从他身上占到便宜,除了那些小孩子外,几乎没有可能,这点阎埠贵深有体会。

唯一占到的一次便宜,还是当初贾东旭造谣,李红兵公开悬赏线索的那次,直接让阎埠贵赚到了五万块赏钱,出手不是一般的大方。

不过阎埠贵不认为这是自己占便宜得到的,而是通过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凭本事赚的。

只是阎埠贵这麽一犹豫,却是让王主任忍不住多想了。

心里有了怀疑,王主任就没有多问了,而且眼下这个情况,显然不适合深度去了解聋老太说的那些情况,她刚刚只是趁机先了解一下李红兵这个人。

本来想就这样离开,结果经过前院的时候,阎埠贵忽然跑到东厢房那边去敲门。

「红兵,红兵,你快出来一下,王主任来了。」

面对阎埠贵擅作主张的这个突然举动,王主任有些无语。

她刚才只是随口打听了几句,提前了解一些情况,结果这阎埠贵,就有些过于殷勤了。

这样的情况下,她要是直接离开,显然不太好。

「王主任,您请进!」

出来开门的李红兵,还以为街道办的王主任想要随机上门下访,关心关心自己这个小老百姓,所以直接让了让位置,请对方进屋。

这种事情,在这个年代,其实挺普遍的。

而且街道办刚刚成立不久,王主任也是新来的,对这一片辖区的了解不透彻,前期的确该多做一些基层访问工作。

无奈的王主任,就只好更改行程,踏步走了进去。

她一进,居委会的人和阎埠贵他们几个大爷,也都跟了进来。

至于院里其他人看热闹的,就只能站在外面了。

屋里虽然不算小,但也没多大,尤其是还摆放了一些家具之类的,根本没办法同时容纳那麽多人。

站是站的进来,但如果大家都一拥而进,那就很拥挤了。

进屋的王主任下意识打量了下屋里的情况,发现都很乾净整洁,目光忽然停留在桌子上,忍不住走上前,认真端详了起来。

刚才李红兵在屋里的时候,正在练毛笔字刷书法技能的经验,阎埠贵和王主任他们的到来,根本就来不及把这些收起来,也没有这个必要。

在自己家里练练书法,并不是什麽见不得人的事情。

「你这字……好啊!」

王主任以前是贫苦出身,并没有那个条件去上私塾读书,不过后来参加諽命之后,就有了参加学习的机会。

抗战之馀,从一开始的主动参加了扫盲班学习,到后面陆续参加其他的学习班,现在虽然说不上有多高的文化素养,但也不是什麽文盲。

王主任没怎麽学习和研究过书法,但看过别的人写过,所以能感觉出李红兵写的不光是不差,而且非常好,只是要让她评价的话,也说不出什麽一二三来。

「确实好啊!」

一旁的阎埠贵见状,也忍不住发自内心的惊叹道:「红兵,你这字,真是写得越来越出色,你阎大爷我现在是拍马都追赶不上了啊!」

阎埠贵这话,倒不是奉承,而是发自内心的自叹弗如。

最开始的时候,阎埠贵还能生出一些比较和追赶的心思,但从去年第二次见到他的进步和水平之后,就彻底放弃了这种想法,现在就更不用提了。

也幸亏李红兵看不上那三瓜两枣,不然他过年帮院里人写春联赚点瓜子花生当润笔费的差事,直接就可以黄了。

「嗐!我就是没事瞎练练,阎大爷您过奖了。」

李红兵谦虚了一句。

见李红兵表态,想起刚才了解到的情况,王主任忍不住问道:「小李同志,听说你当初都上了高中,后来为什麽不继续读下去?」

光看李红兵写的这一手好字,王主任就觉得李红兵上学时候的成绩,肯定不会差,所以才忍不住有这麽一问。

「王主任,说起来惭愧,当初年少的时候不懂事,一心想着早点参加工作,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

关于真实的原因,以及和贾张氏的那些恩怨,李红兵懒得再提,也不适合在这个时候提,解释了一句后,李红兵开始给自己上觉悟道:「参加工作后,我才发现以前读书是多麽轻松和美好的事情。

能有这样的机会,除了感谢我姐,还得感谢那些前赴后继,用鲜血为我们换回来一个太平盛世的諽命先辈,还有领袖和国家。

如果是以前,在吃人的旧社会,连活下去都是个问题,哪有现在这麽好的上学机会和条件,只怪自己不懂得珍惜。

好在认识了我师父之后,我也意识到了,不管在什麽地方,在什麽样的岗位上,都有发光发热和为国家做贡献的机会,所以我也没有什麽可以遗憾的。

不过领袖说过,学识是无穷尽的,要活到老学到老,所以我在工作之馀,也会看看书,练练字,努力增加自己的文化和学识,争取做一个对社会丶对国家更有用的人。」

虽然是第一次和王主任见面,但对方作为街道办主任,就算李红兵没想走后门或者求对方什麽事情,主动给对方留下个良好的印象,显然没有什麽坏处。

说几句上价值的话,李红兵也损失不了什麽。

「好!说的真好!!」

就在刘海中和阎埠贵他们目瞪口呆的时候,同样听到这样一番话的王主任,却是忍不住激动的拍掌喝彩。

这一番话,简直是说到了她的心坎上了。

从刚开始的学习机会来之不易,还有諽命先烈的牺牲与奉献,王主任都感同身受,产生了强烈的认同。

到后面李红兵提到个人价值,尤其是李红兵将领袖的话奉之圭臬,并且真真切切的躬身践行,直接让他在王主任心中的形象,又瞬间拔高了一大截。

这思想觉悟……

这为人行事……

她都不知道要该怎麽夸了。

随着王主任拍掌,居委会的人,还有刘海中丶阎埠贵和杜建国几个管院大爷,包括外面看热闹的,哪怕不了解情况的,也都跟着奋力鼓起了掌。

一时间,掌声齐鸣。

面对这个情况,李红兵适时的挠了挠头,露出一副不太好意思的样子,当场展示了一波演技。

王主任看到他有些「淳朴」和略带「青涩」的样子,顿时心生好感,脸上不由露出了笑容。

十八岁的年纪,依旧可以称得上是少年,李红兵刚才的那些反应,一点都不做作和违和。

要是等年纪大了,再来做这些,那大概就不是加分项,而是减分项了。

而且是狂减分的那种。

因为接下来还有工作任务,王主任和李红兵又聊了几句,最后勉励了一番,然后就准备离开了。

出门的时候,目光刚好留意到了过年贴在门外的春节对联,目光一扫,却是忍不住停了下来。

「国逢盛世宏图展,民沐春风福祉添。」

将这一副对联给念了一遍之后,王主任又抬头看向上方的横批,上书「国运昌隆」四个大字,不由目光一震。

现在歌颂国家和社会,乃至政府和领袖的对联,并不在少数,不过眼下这副对联的寓意,显然让王主任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国泰民安,更是对国盛民乐的强烈愿景。

尤其是刚听了李红兵的那一番发言,再看到这副对联,让王主任的内心感受颇深。

同时。

王主任此刻对李红兵的认可,直线飙升。

漂亮话很多人都会说,很多人也喜欢给自己戴高帽,可即便李红兵刚才那些话,是故意说给她听的,但这门上的对联,总不能是因为她的到来,才临时贴上去的吧?

哪怕只是一年不到的时间,对联上面也已经有了岁月的痕迹,这点还是能够轻松看出来的。

再加上李红兵的那手字,绝对不是随便练练,就能够写出来的。

而且从他进入丰泽园,再到拜师和一路晋升到中级炊事员的经历,如果不是付出了足够的努力,光有天赋也很难做到这样的程度。

种种迹象表明,李红兵是个言行一致的人。

见王主任对李红兵写的这副对联感兴趣,阎埠贵连忙送上了助攻,对着王主任说道:「王主任,您别看这红兵字写的好,文化水平也相当高,这副对联就是他自己想的。」

阎埠贵这样做,可不光是为了李红兵,更是为了他自己。

这中间看似没什麽关系,但李红兵作为前院的住户,而阎埠贵作为前院的管院大爷,李红兵越受王主任的赏识,他就越是感到有面子。

就是整个中院和后院的人加起来,都找不出一个像李红兵这样的。

这就是差距!

「哦?」

一听阎埠贵这麽说,王主任也意外了一下。

这年头,会写对联和诗词的,可不是一般有文化的人。

李红兵这副对联,王主任虽然没办法从文化的专业角度去点评,但这对联的立意,却是相当的高。

能有这样思想觉悟和文化涵养的人,会是什麽坏人?

想起刚才在聋老太屋里,聋老太对她说的那些,王主任又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从刚才她和李红兵的接触来看,对方不像是聋老太说的那样人。

难不成……

他们之间有过节?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刚才的老太太,就有些居心叵测了。

王主任不是傻子,见过的土匪恶霸多了,村头街巷的勾心斗角,更是没少见识过,如何不懂其中的弯弯绕绕。

没有点本事和能耐,这次这里的街道办事处成立,她根本当不了这个主任。

只是眼下,她还不能下定论。

领袖曾经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哪怕心里面有猜测,可她还是得再进一步了解情况再说。

不过和李红兵这一接触,也不是没有收获,起码消除了对李红兵先入为主的偏见。

没有表露出这些,王主任很快就带着人离开了。

就算这里面有猫腻,也不是什麽紧要的事情,王主任还是分得清楚工作轻重的,准备等后面再进行调查。

不是大事,同样不容忽视。

算起来,这事无巨细的,都是他们街道办的工作范围和内容。

随着王主任离开,院里凑热闹的人,也纷纷散去,各自回到了自己家。

李红兵本来没太在意,结果和阎埠贵闲聊了几句,得知王主任除了慰问院里那些贫困户和聋老太,就来了自己家。

而且。

王主任还是从聋老太那里离开后,才主动问起了他的情况。

这就让李红兵不得不多想了。

「阎大爷,刚才从后院过来的时候,王主任都问了关于我的什麽?」

「也没什麽,就是问咱们院是不是有你,我一开始的时候,还以为王主任跟你认识呢!」

「还有吗?」

「哦,还有就是问你好不好相处,性格怎麽样……」

「……」

听阎埠贵说到这个,李红兵的目光一凝。

别的都好说,突然打听他这个人,而且还问他性格和好不好相处,这显然很不正常。

显而易见。

王主任虽然没说什麽,但突然这样问,绝对是带着某种目的,或者带着某种预设问的,而不是平白无故。

尤其接下来,李红兵还了解到,之前王主任和聋老太单独在屋里头说了会话,这一下子就让李红兵认定是聋老太在搞事情了。

这聋老太……

本来都懒得对付她,现在主动找死,李红兵只能满足她了。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