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章 第 12 章 美霞的奋斗(1 / 2)
第12章第12章美霞的奋斗
为了做成这个生意,陈兰和陈美霞干脆从单位请假了。反正现在效益也不好,在单位里面也是耽误工夫,还不如一门心思把这个生意做成了。
本来两人只搞一天内购会的,现在觉得可以扩大化。
只不过陈美霞就不需要回去了,只需要陈兰回去主持大局,负责收粮食收钱。陈美霞则在这边负责订货,然后运货回去。
另外两人也找了城里的粮站去收粮食。
这种大批量的粮食,粮站可以安排车子过去收。
陈美霞拿着第一批的订单去厂里,找销售部的主任订货。她还拎着给肖主任带的茶叶和酒。嘉鱼不放心,怕陈美霞不知道怎么谈生意,于是跟着一起去了。
肖主任四十多岁,因为销售问题经常参加饭局喝酒,人胖乎乎的。这会儿听到陈美霞要提几百件货,诧异道,“你不是车间的吗?”
陈美霞道,“肖主任,我是车间的。”
肖主任道,“那你是怎么卖出的货?”
嘉鱼道,“我妈妈朋友要卖衣服。”她这是要让肖主任知道,这可不是一次性的生意,是长期的。是一个可以持续发展的客户。
肖主任自然没把一个小孩子的话放在心上,只等陈美霞回答。
陈美霞被嘉鱼这么一提醒,觉得按照这个思路说比较合适。“我有个朋友想做服装生意,我就推荐她来我们厂里进货,比去南方进货要方便。”
肖主任听了这情况,立马乐呵呵的,“你还是有眼光,我们厂里的货确实比外面的要强多了。南方那些服装,都是花架子。”他说是这么说,可陈美霞认得出来,肖主任身上穿的可是一件进口服装呢。
厂里领导自己都不穿厂里的衣服,还有啥好吹牛的。
陈美霞道,“主任,我主要是考虑咱厂里库存积压挺多的,咱这也算为厂里做贡献了。”
肖主任道,“瞎说,我们厂里货卖得好着呢,谁说积压了?”
嘉鱼道,“妈妈,这里没有衣服卖,是不是要去别的地方买?”
陈美霞:“……”
她看着肖主任,“主任,咱都是厂里的,我肯定是希望为厂里增加效益的,要不然我也不会惦记着推荐咱们厂里的服装。这生意做成了,对厂里也有帮助是不?”
肖主任自然想把这生意做成,刚刚那么说就是为了面子问题,也免得陈美霞乱开价。
他点燃一根烟,沉思了一会儿,道,“你这是就这一批,还是以后都有?”
陈美霞经过刚刚那么一出,现在脑子也活跃起来了。知道长期生意才具备诱惑力,于是道,“这可说不准,说是赚钱就继续做这个生意,要是不赚钱,那肯定就不做了。”
肖主任点点头,心里有了想法。
现在厂里效益不好,能留住一个客户,那就多留一个客户。
量虽然不多,可蚊子再小也是肉,总比积压在仓库里面强。
好了。那我就答应了。”
陈美霞也高兴,“就这么定了。先把第一批货出掉,然后把钱拿到手了。咱再多订货。”
“成,就这么办!”陈兰兴奋道。
挂了电话,陈美霞高兴的牵着嘉鱼的手,走路都带风,“鱼鱼,咱们要赚好多钱了。”
这一下子可比摆摊几个月赚得多了。
嘉鱼道,“妈妈,冬冬哥的姥姥家帮咱干活,是不是要给工钱?就像你上班赚钱一样。晓兰姐说牛奶奶照顾她,还要找大伟叔叔要钱。”
既然不是一单生意,嘉鱼觉得就要分清楚,否则后面会有麻烦事儿。老陈家人帮忙多,那后面这生意分成的时候容易让人留下疙瘩,还不如让陈兰和陈美霞一起支付工钱,这样也不用欠人情。做生意可太忌讳因小失大。
陈美霞没做过生意,不懂这些。以为靠陈兰的关系让陈家人帮忙是正常的,反正到时候会送衣服当做还礼,也算是礼尚往来了。她身边人也都这样,邻里之间互相帮忙,回头送个礼就成了。这会儿嘉鱼一提醒,心里也琢磨起来了。
觉得既然后面还要扩大销售,肯定是需要陈家人长期帮忙的。
总是麻烦人家,是挺不好的。
与其给人送衣服,不清不楚的。还不如直接算钱。
“看来我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啊。”陈美霞意识到这一点。
路过书店的时候,陈美霞就带着进去买书了。
这会儿下海做生意的人挺多,有需求就有市场,还真有人出了相关的书籍。
只是写得比较简便。
陈美霞买了一本准备回去试试看,又准备给嘉鱼买儿童连环画。她觉得嘉鱼这么聪明,也可以开始看书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