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31 章(1 / 2)

加入书签

第31章

昭明军营地外一共打了三口井。

虽被称作井,但其直径足有三丈之长,已经和小水潭没有差别了。

昭明军十万大军,兵分三处,两处分别屯驻于两个县。另一路则悄悄向右侧的乐平郡扩散,改头换面只自称流民,不大摇大摆攻打城池,只是小打小闹占据土地。

和乐平郡的官员保持了你不挑明就可以当我不存在,你一挑明我就先杀你祭旗的“良好”关系。

其中,高唐县乃是昭明军的核心驻地,此地驻扎的士卒与依附而来的流民数量远超其他两处。驻扎于此的士卒多达五万之众,跟随依附而来的流民亦在十万上下。

不仅人要吃水,田地里的庄稼也需要水灌溉。

好在此处位于华北平原,紧邻黄河,含水层不深,往下挖了二十米就挖到了地下水。

陈昭站在井边观察井水挖掘进度,三口井之间相隔数里,前两口井已经通水了,只有这最后一口井还在挖掘。

大洞周围已经堆积起了一座数丈高的土堆,巨大的辘轳立在大洞边上,井绳上升下降,一筐筐泥土被从地下运出,堆积成山。

“出水了!”地下传来一道喊声。

呼啦啦一群背着鹤嘴锄和铁锨的工人从靠着井壁的木梯爬上地面。数十名工人登上碓架,踩起碓头提起锉头,随后跳开。锉头在重力作用下猛击井底,顿时一股泥水喷涌出,渐渐将井底填满。

渐渐泥土沉淀在井底,上层的井水变得清澈,又换了一架干净的辘轳,吱呀吱呀提上来一桶清澈井水。

去年陈昭来到高唐的第一件事就是修缮城墙,这些大型工具是修缮城墙时候的用具,修完城墙之后就待在仓库里躺了小半年,直到现在打井才又有了用武之地。

这些用于修建城墙的大型建筑设备制造工序繁杂。所有木头都由自己人去林子里砍伐,铁零件都在自家锻铁坊里锻造,人工成本也仅需给工人提供食宿,如此一来,设备的价格才相对低廉一些。

陈昭思索着该怎么让这些工具发挥更多的作用。

怎么向本地豪强士族推销她的昭明施工队呢?

“去把这张请帖送到祢府。”陈昭写完请帖,递给士卒。

祢隽这等大粮商,手中必定还有很多粮食。

次日,祢隽哭丧着脸来赴宴。

“使君啊,您不会还有一块石碑要卖给老夫吧?”

祢隽倔强站在原地,陈昭拉着他的衣袖往正堂拉了三次都没拉动他。

“祢公放心,我是个有信用之人,不会做一物二卖之事。”陈昭安抚。

祢隽的嘴唇抖动了一下。

呸,上次你还说捐献粮食全凭自愿呢。结果粮食不够你就把我们的名字都刻在九族全消碑上,还要我们再花费粮食去赎名……谁家自愿捐献有这个自愿法?

这等年纪轻轻就老奸巨猾之人,她说的一句话都不能信。

“不入府就不入府吧,我

祢隽觉得陈昭就是想要坑他的钱和粮食,他的田地都是离水源很近的上好良田,能取水的小河距离田垄只有一里路,根本就不需要再花一大笔钱挖掘新水渠。

“就不劳烦使君了。”祢隽支支吾吾拒绝,态度也甚不强硬。

陈昭脸色未变,只是叮嘱祢隽回去再想清楚,又留了他一顿饭就把他送走了。

往后半个月一场雨也没有,小溪小河会渐渐干涸,祢隽总有求到她头上的时候。

陈昭坐在桌案前,看着面前的地图,地图上已经规划好了数条水渠,有一些用朱砂标记了出来,这些地方离那几家大户的田地近,应当由他们出钱。

其他这些……

“主公,附近村民想来咱们的井打水,我允许了她们过来打水。”

赵溪风风火火走进来。

“唉,河水干涸,她们想取水就要挑着水桶去七里外的大河取水,也是可怜。”

陈昭食指指尖在舆图上移动,缓缓停在了距离昭明军营地五里外的孙村处。

“孙村?孙村离我们这边也还有五里路吧。”

“就是孙村,是离咱们这里也不近,可好歹比去河边还要近两里,一来一回就是四里路,不少了。”

赵溪的声音带着一丝怜悯:“只是平日吃水还好,就怕再不下雨,过些日子还要挑水给田地浇水。”

人一天挑不了几趟水,浇到田地里更是隔着衣服挠痒痒一样无关轻重。普通百姓家中,能有两个木桶就算家境尚可的了。仅靠着这两个水桶,往返五里地去浇水,哪怕从早忙到晚,对于大片的田地而言,也是杯水车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