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9 章(2 / 2)
看到这一幕的郭嘉无奈摇头,不动声色引开了话题:“嘉身无长物,随时可随使君启程。”
直到二人谈笑风生的身影消失在厅外,那士人才如梦初醒,嘴唇微动,神情恍惚,怅然若失。
……纵是正堂中数十门阀子弟,也未必能与青州牧如此亲近相谈。
良机稍纵即逝,他却无力把握,徒留遗憾。
太守书房内。
许劭听闻陈昭已经离开太守府的消息后,长长叹息一声。
招待完宾客匆匆而来的李旻正巧看到许劭叹息:“子将何故叹息?”
“劭本以为能私下见青州牧一面,没曾想陈使君对劭的评语并无兴趣。”许劭苦笑,有些受挫。
他平生好品评奇人,陈昭之“奇”,世所罕见,许劭本以为自己这句评语必能引陈昭来私下询问,他也好借机仔细观察陈昭。
结果人家对自己不感兴趣。
李旻苦笑:“青州牧不来寻子将,我却放心不下。还请子将看在我你以往交情的份上,为我解一解这句‘置之死地而后生’。”
许劭满心无奈:“天子都已认定青州牧是大汉忠臣,你又执着什么呢?”
他这位老友,满心都是忠君。他此次来赴宴,一是他对陈昭好奇,二就是应这位老友邀请,来看一看这有案底的陈使君是否真改过自新,不再对汉室有威胁。
“你知道也无用,你只是个小小太守……当年黄巾肆虐,你连资质平庸的渠帅波才都抵挡不住,要是陈昭真要动手,你觉得自己能拦得住她?”许劭再劝。
老友太过固执,谁对汉室不忠他都要管。可他能力有限,天下将乱,拼上他的老命又能管得了多少?
最终只会平白丢了自己的性命。
李旻只是笑眯眯抚摸着胡须,不应许劭的话。
许劭站起身,走到窗边遥遥望向漆黑的夜空:“陈昭此人,
,隐晦提醒,“青年才俊大多年轻气盛,行事易急躁,很多事急不得。这些才俊虽好,可也需要老谋深算之人从中把控局面,压一压阵脚。”
陈昭自信满满:“有,我心腹幕僚沮授,为人沉稳,今岁已经有——”
陈群眼前浮现出一个须发皆白,姜子牙一般稳重的大儒模样。
“三十又二。”陈昭道。
——沮授的确十分稳重,在面对找上门的豪强时气定神闲。
刘义说破了嘴皮也不松口。
“石碑已经销毁,便没有再立起来的道理。”沮授铁面无私。
以刘义为首的一种平原郡豪强正缠着沮授,想要再为昭明军“捐献”一批粮食,把那块功德碑立起来。
奈何有粮一切好商量的陈使君不在,留下的这个幕僚脾气又臭又硬,粮食都没法打动他。
刘义等人悔不当初,要是找知道反贼还能有变成州牧的一日,他们那时候何必着急划清界线呢?
“主公就要回来了,尔等去与主公细说吧。”沮授对这些两面三刀的豪强十分不耐烦。
当日那般避之莫及,今日又眼巴巴贴上来。
真是毫无风骨!
【作者有话说】
李旻:
时长沙太守孙坚亦率豫州诸郡兵讨卓。卓先遣将徐荣、李蒙四出虏掠。荣遇坚于梁与战,破坚,生禽颍川太守李旻,亨之。——《后汉书》
50·第50章\x\h\w\x\6\.c\o\m(x/h/w/x/6/点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