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51 章(1 / 2)

加入书签

第51章

陈昭等了一会,片刻后笑了笑。

“昭并非一定只能选颍川陈氏。昭的母亲可以姓荀,也可以姓钟,若是不足让天下人信服,昭过几年年纪到了,联姻亦可。”

陈昭没有强调颍川陈氏选择坚定支持她的好处,只是告诉陈纪:我还有很多选择。

一个家族的命运只要抓住一个时机就能完全改变。

陈纪想起父亲陈寔陈太丘。陈氏能从寒门一跃成为颍川郡数一数二的士族,皆因父亲在党锢之祸中宁死不屈、泰然处之,还在禁锢期间潜心著书立说,声名远扬。

父亲确实凭借高尚品德成为贤达之士,将颍川陈氏从寒门发展为士族。但陈纪扪心自问,也明白,若没有党锢之祸,父亲的名声或许不会在士人中如此显赫。

陈纪听父亲讲过,经历党锢之祸前,父亲因为人正直,拒绝与郡中官员同流合污而遭到排挤打压。党锢之祸后,父亲依旧宽厚耿直,却没人再因此排挤他。那些曾因父亲“不知变通”排挤他的人,如今又因同样的原因称赞他品德高尚。

父亲一直是金子,可炼金的火却不是时时都能有。

陈纪等了数十年,儿子都已经成人了,却始终没有等到来炼他的这一把火。真金不怕火炼,不经过火练,安能知道他是不是真金呢?

从草庐外吹进来的穿堂风掀起了他鬓角的白发,陈纪今岁已经五十八岁了,再也没有第二个五十年去等那不知何时才会出现的下一次机会了。

“老夫明白了。”陈纪跪坐在桌案后,许下了诺言,“某随时等待使君之书。”

“若是老夫去世,陈氏亦还有舍弟、犬子,长文虽驽钝,却比老夫敢行事,磨砺之后亦可担当起陈氏。”

考虑到自己年纪不轻,寿数也未必比得上高寿的父亲,为取信陈昭,陈纪许下了诺言,搭上了弟弟和儿子。

草庐中气氛骤然轻松。

陈昭把身前桌案一推,活泼跳起来,呲牙:“伯父该命人扫一扫屋子了,这草庐地上有碎石,硌的我小腿疼。”

这简陋草庐只起了个挡雨的作用,遮风都遮不住,风一吹,谁晓得多少沙石被卷进屋里。

陈纪闻言摇头,神色端肃:"为父守制乃身为人子之本分。孝道在心,不在虚礼,一应琐务皆须亲力而为,不可假手仆役。"

陈昭:“……”

是啊,你这么尊敬你爹,我的名字是怎么出现在你家族谱上的呢?

仿佛是察觉到了陈昭的无语,陈纪目光投向窗外,那是他父亲坟墓的方向,目露怀念道:“家君生性宽厚,不会在意些许冒犯,得知此事也只会一笑而过。”

“你既然知晓老夫冲龄时与先君执友的往事,那可知晓后来之事?”

初夏的夜风很温和,不冷也不热,陈纪站在草窗前,注视着远处埋葬着陈太丘的坟包,眼角有些发涩:

“家君既未怪我对长辈不敬,也不在意那人对他的冒犯,只一笑置之,

身形瘦弱的蔡琰则气喘吁吁沿着院墙跑步,好端端的大家闺秀被折腾成了从热汗里捞出来的鸡仔。

陈昭自兵兰掣出长刀,振袖喝道:“尔等且退,我与子龙切磋几招。”

郭嘉眼睁睁看着刀光枪影,往来如电。未及三十合,那白袍小将枪势如龙,铮然一声,将主公长刀挑落,主公大笑两声,又捡起长刀接着对练。

被打得十分凄惨。

郭嘉打了个冷颤,当机立断,小步跑到蔡琰身后,跟着她哼哼唧唧围着院子跑步。

跑着跑着,郭嘉觉得双股如灌铅,喘息如曳锯,肺腑间似有火灼,额上汗珠涔涔而下。举目四望,恨不能寻一榻凭几,仰面而卧,稍解疲乏。

可看到蔡琰一个柔弱女郎比自己来的还早,现在都还没有停下休息,郭嘉也不好意先开口,只能硬着头皮跑下去。

又跑了三圈,郭嘉忽然觉得尊严也没有那么重要了。

“文姬,卿可累否?”郭嘉一把扯住蔡琰衣袖,气喘吁吁,“休息一下,休息一下吧。”

蔡琰停住脚,眼神微妙看向郭嘉:“奉孝累了,那咱们今日就到此为止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