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80 章 · 第 180 章(2 / 2)

加入书签

武威郡是凉州要地,近些年战乱频繁。韩遂、马腾本依附了董卓,却不是董卓亲信,不得董卓重用,董卓前往洛阳挟持天子,就把二人扔在了凉州。董卓前脚刚死,后脚韩马二人就结为了异性兄弟,瓜分了凉州。

而后二人反目,中间又夹杂了一个从关中逃窜回来的董卓旧部张济,三方整日征战不休。

武威郡人烟就更稀少了。

这日旭日初升,张济大步流星站在一处茅草屋前,满心怀疑:“那个贾诩真住在这?”

“已经打听过了,他从冀州过来之后就结庐在此。”张济身侧站着一个眉眼间与他有三分相似的青年,正是他的侄子张绣。

张济没有子嗣,一直将侄子当做亲子养育,对张绣本事也十分放心。

“真是奇怪了,好端端的陈昭不跟随,这个贾诩回来凉州这鸟都不拉屎的地干什么?”张济一提起陈昭还是心有余悸。

他是董卓旧部,当年在洛阳也见识过陈昭的本事,多亏他跑路快,要不然十之八九也要随董卓一起葬身洛阳。

张绣连忙讲出自己打听到的消息:“听说贾诩和陈昭闹掰了,才弃官而去。叔父,机不可失,谋士不易得啊。”

“先试探一番再说。”张济也知道谋士难得,董卓能权倾朝野,可离不开他身边那个狡诈阴险的李儒。

甚至在张济看来,若非董卓后期狂妄自大,不再对李儒言听计从,说不定董卓不会死的那般快。

张济心痒痒,谋士啊,西凉这穷乡僻壤的地方想找个谋士可不容易……

约莫一盏茶的功夫,一道扛着锄头的身影就徐徐而来。

贾诩远远望见几个身披甲胄之人站在自家茅屋外,细目微眯。

钓了这么久的鱼,笨鱼终于上钩了。

张济是贾诩挑选的跳板。贾诩与韩遂马腾并不认识,贸然投靠只会引起怀疑,贾诩便想到了张济这位昔日同僚和武威同乡。

从张济帐中过一遍水,他贾诩就能从昭侯谋士摇身一变成为西凉本地势力谋士。

主公卖毛笔就是这个卖法,成本三十文的毛笔,到蔡琰身边过一圈水,再摆到书铺中,便成了天下第一才女赞叹不已的上好毛笔,转手就卖五千文。

张济远远看到贾诩,立即迎了上去:“可是文和先生?张济已在此恭候多时了。”

“张将军。”贾诩颔首见礼,把名士风范摆足。

他是一支天下第一诸侯赞叹不已的毛笔,身价高昂,必须摆一摆架子。

张济见贾诩倨傲,也不恼,心中还生出了“果然如此”的心思。

不张狂点能叫名士吗?

张济热情询问:“文和先生大早扛着锄头外出,可是有田地需要打理?济麾下有些许人手,愿意为文和先生效劳。”

“私事耳。”贾诩含笑。

不过是他回乡之后发现当年曾当道打劫过他的那些盗匪早就死在了乱世中,贾诩便去找他们的坟墓寻仇,贯彻何为“君子报仇,刨坟不晚”罢了。

张济瞧见贾诩即便扛着锄头依然气度非凡,眉目疏朗,眸光沉静如深潭举止从容似山岳不移,心中更加赞叹。

要不然人家怎么能叫名士呢。瞧瞧这风度,简直就是神仙中人。

说不准人家早起出门,就是找地方感悟天地至理去了!

第181章·第181章x\hw\x6\.c\om(xh/wx/6.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