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章(2 / 2)
照这个速度,最多一个小时,该收摊打烊了,万一印刷厂的人又要买,岂不是没货可供?
这种普通摊主求之不得的好事,却是王雪娇最大的烦恼。
她总不能当着这么多食客的面,随机抓住一只路过的老鼠丢进去吧……她的道德、良心不容许她这么做……重点是,这种二逼行为一定会传开,要是传到犯罪份子的耳朵里,他们也不买了,那岂不是失去了送货上门,顺便打探情报的机会?
王雪娇转念一想,不对啊,我是老板,我说不卖不就不卖了吗!
又不是打工仔,要三请示五汇报,提交个申请,要等五六七八个老板会签批准了才能执行。
等这拨排队的人走了,王雪娇看着肉还剩一半,当机立断,把保温桶从炉子上撤下来,再盖上密封盖,并且用棉布结结实实的包住,又捆了两道绳子。
温度一降,香味减半。
有人来问,王雪娇就说已经卖完了,闻不着香味,来人也只能遗憾离开。
现在能卖的只有炒饭和炒面了,但是,这个时间段,正经的小贩应该已经回家了。
非饭点卖饱腹的餐食,显得有些奇怪,特别是身边都是烤羊肉串、炸萝卜丝饼、炸臭豆腐、膨化玉米棍之类的小吃。
也许其实别人不觉得奇怪,王雪娇自己觉得心虚。
要想骗过别人,自己就得理直气壮。
唉,干点什么好呢……
遇事不决,先揉面团,实在不行,她还能发挥一下捏橡皮泥练出的本事,捏些小动物、小星星、小月亮形状的面点卖,也不算糟蹋粮食。
王雪娇哐哐揉了半天,已经揉到非常完美的境界,再揉下去面就太硬了,她恋恋不舍地停了手,把面盆搁到小火炉旁边,慢慢醒发。
心里想着做美丽形状的小面点,应该包豆沙、枣泥和奶黄之类的甜馅才好,菜包肉包这种主打香味诱人的,就得让皮子透油才显得好吃。
可爱小动物身上透了油,就不可爱了……
要不,就不做可爱小动物了?
一切都要怪丁老
红糖锅盔,又名“烫到背”,意思是吃的时候,包着的红糖汁从壳里流出来,流到手上,吃的人会赶紧去舔,红糖汁继续流到手臂上,人就继续舔手臂。
舔着舔着,手就不由自主地举过肩膀,弯折过去,壳里剩下的红糖汁,就会滴在背上,烫得人“嗷”~~
丁老太太的照相技术稳定发挥,淡焦黄色的壳里装着映着光的红糖,红糖像熔岩一样,以一种缓慢流淌的姿态悬挂在锅盔的壳边,好像随时要滴下来。
钱刚留下的双层炉子正好可以当烤炉使,唯一的问题是,他用的是煤块。
直火烤的东西,用煤块,会有一种令人不愉快的煤焦油味。
得用炭,哪怕是用电,也比用煤强。
王雪娇四下张望,寻摸着应该上哪儿搞点炭。
“滋啦”,身边卖烤羊肉串的师傅正往羊肉串上甩油,滴在炭火里,升起一团烈焰。
等师傅送走了客人,王雪娇跟他商量,能不能卖点炭给她。
师傅自然是不愿意的:“给你了,我就不够用了!”
不过他也没那么绝情,给了王雪娇一个寻呼机号码:“卖炭的,你找他。”
不得了!卖炭翁都用上寻呼机了。
王雪娇留了小卖部的固定电话,没一会儿,卖炭翁就回电了。
听说王雪娇只要两斤,卖炭翁硬梆梆的甩了两个字:“不送!”
“多少斤起送啊?”
“一百斤。”
王雪娇倒吸一口凉气。
在她的认知里,一百斤炭起码要两百六十块到三百五十块。
烧不起烧不起。
她想了想,还是问了一句:“多少钱啊?”
“两块五。”
卧槽,两块五一斤,那不就是两百五十块钱一百斤?
她脱口而出:“这么贵?!”
“哪里贵啦!你打听打听,我们家的一斤炭,能烧三个小时!卖烤鸭的,做火锅的,都找我们家买。就算开大饭店,也够你烧一天的!两块五还贵?!”
王雪娇一愣:“你说两块五……是一斤,还是一百斤?”
“当然是一百斤啊!一斤谁买啊!”
王雪娇当机立断:“来一百斤,送到建设路跟利民路交界的路口来。”
不多时,一辆装着两大袋子木炭的三轮车就出现了。
生炉子又得弄脏手,王雪娇嫌麻烦,便多给了送货小工五毛钱,让他帮自己把烤炉点上,小工对此非常开心,动作麻利,还跟她说了不少省火小窍门,比如烧到什么时候再放新炭,比如怎么熄炭能让炭二次使用等等。
他走后,王雪娇开始动手做锅盔。
菜谱上记录着红糖锅盔和混糖锅盔两种做法。
红糖就是把红糖包在锅盔里面,混糖就是把糖和面粉搅和在一起,没有馅,但吃起来是甜的,不会“烫到背”,口感扎实,有人特别喜欢。
还有把壳
不丢手”的气质。
“阿姨,你在吃什么啊?”一个怯生生的童声传来,王雪娇一低头,好几个背着书包,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看着她。
王雪娇笑道:“红糖锅盔,五毛一个。”
几个小学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家开始掏兜,有人掏出一毛,有人掏出五分和两分,始终凑了个五毛,交给王雪娇:“要一个。”
“你们五个人分一个?这里面有汁,不好分哦。”王雪娇笑道。
递钱的小学生完全不觉得这是问题:“一人一口就行了嘛。”
小孩子才不在乎是不是谁咬过的,学校里的自来水龙头都是大家排队对着嘴喝的,哪有这么多讲究。
王雪娇把锅盔递给他们,提醒他们小心烫。
眼睛一眨,锅盔就只剩下小半个了。
以及,王雪娇真的见到了传说中的名场面。
虽然没有烫到背,但是烫到腿了。
一个孩子吃的时候,红糖顺着淌到了手肘,他急急抬起手去舔,红糖滴落在他裤子和袜子之间的缝隙里。
烫成这样,他都没有把手里的红糖锅盔扔掉,从左手换到右手,再从右手换到左手,嘴里哇哇叫,人又蹦又跳。
这个场景仿佛一个活广告,不少人驻足观看,对这孩子死活不肯撒手的东西很好奇。
绿藤市只有酥烧饼,从未有过红糖锅盔。
酥烧饼两毛,红糖锅盔五毛,也就稍微大了一点点,大多数人在观望。
有人觉得多花点钱尝鲜是可以接受的,便掏了五毛:“给我拿一个。”
他边走边咬,走出三步之后,他转回头,对王雪娇说:“给我装五个。”
“真这么好吃啊?”观望的人们一下子围上来,你两个,我五个的买。
幸好刚才闲得无聊的时候揉了不少面,不然,根本不够卖。
小学生放学和成年人下班之间,有大约两个小时的人流量断崖式下降的空隙,王雪娇抓紧做了三块红糖锅盔和三块混糖锅盔,送去印刷厂。
你们今天不点菜,我也要上门看一看!
印刷间里正忙得热火朝天,李娟、简燕和小金花都在,里间的门关着,也不知道有没有人。
“你怎么来啦!”小金花一眼就看到她,欢喜地迎出来。
王雪娇从棉衣里拿出捂着的六块锅盔,指了指简燕:“刚才她送了一大包红糖给我,我想我也吃不完呐,不如做点好吃的。也不知道你们喜不喜欢吃甜的,就做了一点,要是你们喜欢吃咸的话,我那里还有可以夹菜的,也能夹卤肉,你们要是喜欢口感,CALL我,我给你送来,甜的五毛,夹三丝的一块五,夹卤肉的五块。”
她一面说着,眼睛一面往印刷间里扫,一切都很正常,里间也没有人出来。
刘队说要她小心小心再小心,千万不要打草惊蛇。
王雪娇送完锅盔,便转身走了。
闲来无事,她又和了一大团面,打算把十斤红糖都用完,用了吃了,总比坏掉要好。
寻呼机没响。
王雪娇看见多次购买卤肉的男人出现了。
他没有从印刷厂大门里出来,但身上却有一股油墨味。
“卤肉卖完啦?”
“给你们留着呢,要吗?”
“晚上再要,先给我做十个红糖锅盔。”
王雪娇一边包馅,一面笑道:“不是说男的都不喜欢吃甜的吗?”
男人撇撇嘴:“谁造的谣!”
第19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