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53 章(1 / 2)

加入书签

第153章

王雪娇打破了公安局长家的玻璃之后,一直担心会在回去的路上留下脚印,然后被抓住,张英山教她把芭蕉叶折起来,垫在鞋下,再往前走,解决在泥地上留下脚印的问题。

等了半天,果然没有人过来敲门,要她赔玻璃。

“这是从哪位豪杰身上学到的?”王雪娇笑道。

张英山半靠半躺在床上,看金三角三国的地图,悠然答道:“老刘办公室的柜子看见了吗?你来之前,每年年底的卷宗都是我一个人整理的。”

整个市局只有卷宗会配合他的工作,不讨厌他,也不反感他死盯着,也就那会儿,局里的人对他会略有好感。

王雪娇摸摸下巴:“嗯嗯,我要加强清理痕迹的学习,下一步我们是不是应该练习一下空手捞弹壳了。”

“什么?”张英山愣了一下。

“弹壳上会留下膛线、弹底抓取的痕迹呀,有个悍匪就是这么被锁定的。真正的高手,就应该能在射出子弹的同时,把弹壳捞走,免得被人捡走,成暴露身份的证据。”

张英山:“……其实,我觉得,犯罪集团的人不是很在意证据链的完整性。”

都是犯罪分子了,说是谁就是谁,不是也得是。

被他们怀疑的人,也没有机会找律师来为自己辩解。

觉得此人有嫌疑,就一枪打死,不用像法律判刑那么讲究。

见王雪娇还是跃跃欲试,张英山继续劝谏:“刚射出去的子弹很烫的,不要抓它,手会烫起泡。”

王雪娇抓抓头发:“哦……好吧……等等,你怎么知道?”

“我抓过。”张英山随口答道。

王雪娇忽然起身,从自己的床上跃起,跳上张英山的床,还毫不客气地坐在他的肚子上,激动地贴脸问:“为什么?杀了几个人?全死了吗?”

淡淡的香气直往张英山的鼻子里钻,还有一个穿得单薄的少女就这么眨巴着眼睛,坐在他身上,看着他,温热的体温隔着两层薄布,烫得他心脏跳得好像要冲出胸口……然而如此旖旎的场景,聊的内容却是“杀了几个人”。

张英山无奈地放下地图,将她搂在怀里:“我要是告诉你,你别嘲笑我。”

“好,我保证!”王雪娇一秒都没有迟疑。

为了听故事,她什么都能保证!要是听完了,特别值得嘲笑,她就嘲笑了,他还能杀了她不成,哼哼。

“那是我上一世在警校的时候,痕迹检验课上,老师说现场的脚印和子弹会留下做案的证据,快到学期结束的时候……”

一帮吃饱了撑没事干的学警们觉得自己可牛逼了,可以创造完美犯罪现场。

老师觉得这帮小子不知天高地厚,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发挥。

参加测试的同学多多少少都有些留痕,最远的线索也就是追查到油印室和小卖部,就找到了对应的证据。

唯独张英山的“枪杀案现场”特别干净,指纹、脚印

雪娇:“……嗯……嗯……我跟你分着吃。”

“你不是已经安排我吃糯米饭了吗?”张英山眯着眼睛(),“?膉N???慧葶?()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一份加芝麻碎。”

王雪娇陷入人类史上最大难题——早上吃什么。

“哎,不想了,你先起来嘛,先走一圈,看看哪个摊子本地人多,我们就去吃哪个~”王雪娇二话不说,去掀张英山身上盖着的薄毯。

刚才还没清醒的张英山眼疾手快,一把抓住毯子:“你先去洗漱,我一会儿就起来。”

“我洗过了!”王雪娇叉着腰站在他身边开唱:“起床起床起床床~小朋友,睡的香,快快快起床~别做一只小懒虫,懒虫肥胖胖~”

张英山被她唱得哭笑不得:“我错了,我起来,我起来还不行吗……你先伸头出去,看看离我们最近的早点摊卖什么。”

“噢~”老实的王雪娇打开窗户,向外张望:“哇,这么早,居然还有卖烧烤的!!”

“多看看,吃什么都听你的。”张英山抓住机会,一个箭步跑到浴室,把门反锁上,把自己处理干净。

五分钟后,两人已经办理好退房,背着包,站在码头边的小吃摊边了。

小城不大,码头边就是寻常百姓的集市,价格很合适,不会像大城市那样,火车站、码头之类的地方物价离谱。

“想好了吗?”张英山看着王雪娇东张西望的样子,笑道:“不要吃得太多,太撑会晕船。”

“那就……吃稀豆粉米线吧……米干我看就是普通米粉,本外地人看不出它跟河粉、米线没什么区别!”

离码头不远的地方,有一家杨氏稀豆粉,店里已经坐不下了,外面摆着七八张小桌小凳。

“还记得我们之前开小店时候,也是这么摆的嘛~然后被物业撵,哈哈哈~”王雪娇蹦蹦跳跳地往前跑。

守小店的是个景颇族老太太,耳朵上挂着银耳筒,双手戴着两对粗大的银手镯。

上半身穿着黑色对襟短衣,肩上挂着类似云肩的装饰物,不过这“云肩”是用银子打成的一个一个立体小银球球组成的,名为“银泡衣”,腰间挂着涂成红色的藤制腰饰,下身穿着黑红相间的直筒裙。

行动的时候,银饰发出叮叮当当的清脆声响。

“真好听,要是换成黄金会更好听。”王雪娇捧着腮,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老板身上的银饰。

这次王雪娇出来,戴上了她的那对黄金臂钏,不为装饰,只为当个存折,自从莫名其妙跑到印度之后,她对身上没钱这事有相当的恐慌。

一个人在人生地不熟、语言也不通的地方,没有什么好害怕的,这个世界哪里都有聋哑文盲,他们也能活下来,前提是有收入来源。

在哪个正经的国家,都不能把富有的聋哑文盲饿死。

金银天然是货币,王雪娇相信,就算飘到非洲的加纳,她这对黄金臂钏也是有价值的。

张英山笑道:“只是因为好听?”

() 出的油脂香气(),劗?葶香?硭??

?葶??膉???块?N汑?⊙()『来[]_看最新章节_完整章节』(),往里面放最好的牛肉,填充盘子的空间,都算是奸商行为。

现在才三块钱!!!

还有什么不满的。

“你们有腌干巴菌吗?”王雪娇问道,眼睛里都要伸出手来了。

“有!”年轻的老板娘对大方的客人非常喜爱,带王雪娇到后面,他们自己用大坛子装着,与辣椒同腌,她找了一个空玻璃瓶,指了指:“装满一瓶……”

她在纠结应该怎么定价,以前从来没有客人说要单买腌干巴菌,都是跟着炒菜一起卖的。

见她纠结半天,王雪娇一锤定音:“别说了!五十块钱一瓶!怎么样!里面的青椒不要,只要干巴菌,给我压实一点。”

本来老板娘心里想的是二十还是三十,五十块钱简直让她大喜过望,就算把青椒都挑走,压实,其实也增加不了多少干巴菌。

她一口答应,仔细地用白纸写了“油浸菌子”四个字,贴在瓶盖上。

再给王雪娇用塑料袋一层一层的套上,避免漏出来。

漏出来是一定的,这瓶盖又不是真空密封。

王雪娇的计划是一路捧在手上,尽快把它吃掉,让它掉到肚子里,而不是摔在路上。

王雪娇跟老板娘八卦了为什么她们家有稀豆粉:“我以为这是保山才有的。”

“我们就是从保山过来的。”女人回答。

“和顺?”

“你知道嘎?”

“嗯,我知道那边有一个好大的寸氏祠堂,你们也姓寸吗?”

“我爱人姓寸,在老挝和缅甸做生意,本来我们是住在和顺的,为了方便,就搬到这里来了。”

王雪娇笑着说:“我也要去老挝缅甸,他叫什么名字?说不定我能遇到他。”

“寸克俭。”

“哦。”王雪娇点点头,她并不知道寸克俭是谁,她只知道叶诚给她的金三角接头人的名字叫“小金佛”,此人为她编了很多神奇的故事,比她自己还敢编。

“有什么话想让我带给他的?那边的华人其实住得还蛮扎堆的,做生意肯定是在大城市,我去打听一下,多半能找着。”王雪娇非常真诚的问。

“家里一切都好,阿增快高考了,他又想考军校,又想早点出来工作,他什么时候能回家来看看,都三年多了,全是打电话,面都见不着……”女人絮絮地说着,神情也有些低落。

王雪娇安慰道:“赚钱嘛,就是这样啦,没办法,等赚得差不多了,就可以踏踏实实的回国养老啦。”

“唉,钱嘛,够花就行了……赚那么多干什么。”女人很伤感。

王雪娇笑着摇摇头:“不一样啦,就像扭伤脚,放着不管,就不要钱,这是一种够花。

如果要照X光片是一种价格,做核磁共振的价格是照X光的十倍,能看出是韧带损伤,还是骨裂。

等扭伤自己好,是有可能的

() 是想吃馄饨。”

张英山平静地回答:“我先拿十斤精瘦肉,细细地切做臊子。”

王雪娇哈哈一笑:“原来都是梁山的兄弟,快快上座。”

两人说的都是水浒传里的事,浪里白条张顺把船开到江心后,就杀人劫财,板刀面是被船夫砍了,尸首不全;馄饨就是自己脱了衣服,跳到江里,落一个全尸。

精瘦肉就是节选进了语文课本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王雪娇在小船上聊这个,如同在飞机上看《空中浩劫》,在游轮上唱《Myheartwillgoon》。

也许是反向FLAG立得好,小船平平安安地一路南下,船下的水流名字从澜沧江自动切换为老挝境内的湄公河。

两岸景色相当的野性……或者说,就是没人管。

不是野草比人高的荒滩,就是仿佛风吹一吹就会倒的木板房,屋子里是字面意义上的家徒四壁。

王雪娇想起了一个地狱笑话:为什么地震的时候,老挝没有报损失,因为旧房子中午塌,新房子晚上就盖好了。

他们活着,就真的只是活着,对于生活的态度与“三和大神”颇有相似之处:只要赚到了能吃三天饭的钱,就立马不干了。

也不追求吃得好,辣椒配米饭足矣。

到年龄就结婚生一堆孩子,养老靠孩子,孩子靠不住就等死。

从某种层面上来说,他们是真正做到了钱够花就好,超出消费能力就不消费,包括有伤不治,有病不医,从自己做起,老人孩子同例。

生活条件是真的差,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也是真的高。

今天晚上住巴宾,还是老挝境内,明天再漂一会儿,就进入金三角边缘,泰国的清孔县。

本来国内的勐松条件算相当差,三十二线小破城。

如今跟巴宾一比,勐松绝对是国际大都市!

那路!是平的耶!

那楼!是高的耶!

巴宾这里的路是坑坑洼洼的,依稀仿佛能看出这里的地上似乎曾经铺过水泥,只是不知道有几百年没有养护了。

碎得好像中了五百万之后却发现刚好错过最后领奖时间的心。

最贴近码头的地方有两个客栈,房价都一样,房子都是竹木结构,大是真大,就是过于空荡荡。

有木头做的床,已经是店家对旅客的最高敬意,床上铺着草席,还有一块毛巾毯。

王雪娇激动地指着屋里最高处悬着的那一枚灯泡:“天呐,还有电器!”

一按开关,没电。

老板是中国人,他告诉王雪娇:“晚上七点到十点有电,抓紧吃饭和洗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