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3(2 / 2)

加入书签

董太师抬手向下一压,示意梁大人冷静,他盯着谢少陵,“少陵的朋友从何处来?是何方人士?”

谢少陵唇角微扬,目光变得飘忽不定,仿佛透过袅袅茶烟看见了什么幻影,“他是从天上来的谪仙。”

董太师老脸发僵,实在没料到他是这么个回答。

梁大人实在听不懂他说的什么,猛地一拍桌案,杯盏震得叮当作响:“你这小儿!可知方才我们在议什么?!”

“顾猫这厮简直无法无天!未经六部合议,就擅自调走工部二十万斤棉!”

“何止啊!”

关大人更是义愤填膺:“你知不知?顾猫竟私自减免商户赋税!他这是要架空户部,独揽财权啊!”

谢少陵知道顾猫作恶多端,却不知他竟如此无法无天,眼底浮起凛冽的讥诮,“擅动国库,私减赋税——”

“好一个祸国的奸佞!”他冷笑一声,压着怒火道:“当真把王法二字踩在脚底碾了又碾!”

董太师见状,将一杯茶盏不动声色推向他,意味深长道:“此等奸佞,在朝一日,便祸国殃民一日。”

谢少陵瞬息明白他的意思,七八个朝臣叫他冒进,只有那人劝他留命。

谢少陵记得的,只是后者,“谢某明日还要赴考,不便久留。”

他缓缓抬起眼帘,轻轻一笑道:“太师,谢某告退。”

说完竟不等回应,转身就往门外走。

满座静寂无语。

谢少陵踏出门廊,方才想起,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未办,他想请董太师再鉴定一番,手稿上的字可是秦子衿的笔记。

秦子衿是董太师的得意弟子,董太师总不会认错弟子的字迹。

但他拒了董太师的要求,现在回去未免不合情理。

正思索间,一道清瘦的身影撑着伞自雨幕中缓步而来。

那人一身青衫落拓,伞沿压得很低,只露出线条分明的下颌。

谢少陵眸光微动,轻声道:“秦先生?”

伞面稍抬,露出一张秀俊的脸,秦子衿眼中闪过一丝诧异,“谢小友?这般时辰怎在此处?”

谢少陵瞧着眼前崇敬的人,竟一时不知如何开口。

“我……”

他稍一迟疑,忽然取出袖中包裹,“偶然得见《治国论》手稿,想请先生一辨真伪。”

秦子衿神情凝滞一瞬,轻轻掀开布包,“我的手稿?你从何处来的?”

谢少陵定定端详他面上的神情。

秦子衿缓缓掀起纸页,只看过一页,便轻笑出声:“果然是它。”

他屈指轻轻弹几下纸页,云淡风轻地道:“我那时年少轻狂,字写得比现在更张狂。”

这本是谢少陵期待的答案,可秦子衿说出口,他却突觉心头空落,竟有些怅然若失。

秦子衿将纸页叠好,轻轻拂拂上头的折痕,语气温和得体:“不过此物你日后别再示人。”

“世人皆爱看君子蒙尘,看圣人跌下神坛。”他仿佛在劝一个年幼学生,慢条斯理地说:“若叫他们知道我年少时也曾轻狂孟浪,往后谁还会信我的文章?”

谢少陵稍怔望他。

秦子衿唇角依然带笑,声音却更低几分,“你一片敬意,怎能反成我的笑柄呢?”

谢少陵正要开口,却见他忽然抬手,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秦子衿的声音却愈发清晰:“何况,日后你入朝为官,清名最为重要,别叫人以为——你趋炎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