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9(2 / 2)
天光乍亮时,董太师问道:“都还记得一会儿要说什么?”
众人纷纷点头。
上次在紫宸殿,他们说大宸仁义之邦,信守承诺,不与蛮夷计较。
被顾怀玉骂得狗血喷头,自惭形秽,今日便不能扯着这面最好用的旗。
于是他们转而准备从三方面下手:
一是陛下新登基,根基未稳,正该休养生息、安抚民心,顾怀玉此时主战,是祸国之举。
二是顾怀玉破坏祖制,先是废文武之别,如今又欲擅动干戈——
到底还是不是大宸的臣子?心里还有没有皇权。
三是打私情牌——
就在昨夜,秦子衿颔首微微地一笑,轻描淡写说道:“我有个江南来的故交,与顾相算是同宗,诸位可知,顾相为何非要跟东辽不死不休?” w?a?n?g?阯?发?b?u?y?e?i?f?????€?n??????????⑤???c????
这是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长平十三年,近二十年前的那场战役里,东辽可汗挥师南下,大宸大半国土沦丧,军民死伤近乎百万。
百万之中便有一对北上做生意的江南商人夫妇,带着一儿一女,不幸卷入战乱,夫妇尸骨无存,只留下两个孩子流落荒野,风餐露宿。
谁能想到,当年那个牵着姐姐乞讨的孩童,如今正把刀架在东辽铁骑的脖子上。
这仗,他当然要打。
不是为了国,是为了私仇。
清晨时分,紫宸殿外晨雾未散,殿中却早已灯火通明。
今日与往常不同。
顾怀玉一道诏令,把整个京中所有官员,不论正五品抑或从九品,全数召入紫宸殿。
人多得连殿内都站不下,文武百官排队列队,阶外偏殿、檐下石阶、廊道拐角处,全是挤满的人。
鎏金蟠龙柱下,宫人垂首屏息。
殿里唯有两把座椅——
一把是盘着五爪金龙的御座,天子端坐在上,直勾勾盯着某个人的背影。
另一把却摆在御阶之下,正对群臣之位,椅背覆着雪貂皮。
顾怀玉便斜倚在其中,手里端着一碗杏仁酪,慢吞吞地舀着,像在自家后院吃早膳,毫不在意这满朝山雨欲来的气氛。
众臣早已忍不住往一个方向偷看,那位昔日“三箭平吴山”的将军,今日的模样实在是“稀奇”。
“噗……”
几声压抑的笑声从武官队列里传来。
严峥憋得满脸通红,几个武将肩膀抖得厉害。
裴靖逸神色淡定自若,抱着手臂,冷嗤一声,“笑个屁?”
几人赶紧收声,却还是忍不住眼神乱飘。
顾怀玉终于放下青瓷碗,素白锦帕拭过唇角时,满殿官员不约而同屏住了呼吸。
清流党众人已在心中将杀招演练了千百遍——
陛下新立,不宜兴兵,
擅改祖制,目无君上,
更遑论那最致命的一击:借私仇而祸国。
每一条都足够击中要害。
甚至已能在脑海中构想出顾怀玉被他们逼问得语塞、神色慌乱的模样。
董太师大步出列,向殿上一拱手,正要开口:“臣——”
“先帝临终的那夜……”
这七个字像道惊雷劈在殿中,连元琢都猛地坐直了身子。
顾怀玉手臂闲适压在扶手,眼皮低垂,看不清眼神,神色间透着几分罕见的幽沉,
↑返回顶部↑